【90周年校庆院庆】说皮肤探真菌聊基因,这场院士论坛精彩纷呈

来源:宣传科、皮肤性病科发布时间:2024-11-23编辑:谭凌宇、朱瑞璇校对:朱瑞璇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图片


11月23日上午,由广西医学会主办,广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承办、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协办的“广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2024年学术年会暨艾滋病性病诊疗进展培训班”在南宁开幕。这也是广西医科大学90周年校庆学术活动——医学科技创新 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院士论坛系列活动之一。

图片


图片



贵宾莅临 共襄九秩年会


中国工程院院士廖万清、张学,广西医科大学校长曾志羽、广西医学会秘书长黄宗金、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郑宝石,广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廖万清院士工作站及皮肤性病科负责人曹存巍教授等领导嘉宾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图片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若瑜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真菌科主任刘维达教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副院长李航教授、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院长王刚教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李吉教授、延边大学医学院院长金哲虎教授等国内顶级皮肤科专家,以及来自越南河内中央皮肤病医院专家和全区各级医院皮肤性病科专家、医务人员400多人参加会议。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赖铭裕主持开幕式。


图片


廖万清院士在致辞中对广西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及广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学术年会和培训班的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从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的难治性病例切入,回顾了真菌病防治研究的艰难历程,感谢各级领导、全体同道对皮肤真菌病防治事业的关心与支持,肯定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在“一带一路”区域及全球真菌病“病因-机制-诊断-治疗-预防”体系探索搭建上做出的重要贡献,希望广西皮肤人不忘初心,矢志不渝,团结奋进,取得更大成绩。


图片


张学院士表示,皮肤性病学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紧密相连。大会邀请全国各地的专家们分享在皮肤性病学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创新治疗方法及宝贵的临床经验。大会的主委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特色优势突出、亚专业完整、传承发展良好。无论是基础研究的新突破,还是临床实践中的新策略,都将为各位同仁打开新视野,激发新思考。


图片


曾志羽在致辞中对廖万清院士、张学院士及各位专家同道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他说在广西医科大学建校90周年校庆之际,皮肤性病科的发展是“传承”与“创新”相结合,在开展学术交流、继续教育、基层巡讲、产学研协同推进和分会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丰硕成果。希望以年会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学科医、教、研向纵深发展,不断加强我区皮肤性病学学科力量,打造具有广西特色的皮肤病防治体系,为健康广西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黄宗金在致辞中感谢廖万清院士、张学院士等泰斗级专家对广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工作的支持和指导,对院士们展现的高水平学术能力和扎实的工作作风表示敬佩。广西医学会将一如既往支持皮肤性病学分会的建设发展,希望分会在曹存巍教授的带领下,在新征程上续写分会新辉煌,也希望来自全区各地的学员们珍惜这次宝贵的学习机会,认真听课,积极交流,做到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学以致用,为健康广西、壮美广西建设做出新贡献。


图片


郑宝石对各位领导专家的莅临表示最热忱的欢迎及由衷的感谢。他表示,今年是建校建院90周年,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首任院长李祖蔚跟随建院创立皮肤花柳科以来,皮肤性病科经过90年发展,学科综合实力广西领先,是广西廖万清院士工作站单位,在真菌病、结缔组织病、性病、皮肤病理、激光美容、皮肤肿瘤等6个学科亚专科方向上的诊疗研究国内先进、区内领先,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研究已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为全球皮肤病学创新发展做出重要贡献。希望大家珍惜学习机会,进一步扩大皮肤专科影响力,助力广西皮肤医学高质量发展壮大。


图片

▲院党委副书记赖铭裕主持开幕式
图片

曹存巍致欢迎辞,她谨代表大会组委会及全体工作人员,向远道而来的各位专家和同道们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她表示,年会安排了多场学术报告、专题讨论,设置了教学及科研专场,希望通过大家的智慧碰撞,为广西皮肤病事业注入新活力,也为患者带来更加精准、高效、可及的诊疗服务,推动广西皮肤病事业高质量发展。



院士领衔 探究神秘真菌


开幕式后,中国工程院廖万清院士、张学院士及多位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先后在大会主论坛作专题主旨演讲,引导与会同仁领略与思考皮肤病热点前沿学术研究问题。


图片


廖万清院士带来《“一带一路”真菌病防控》情况报告,从“健康丝绸之路”的“感染性疾病防控”议题背景出发,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真菌病防控国际联合攻关项目面临的机遇挑战、采取的研究思路及取得的进展成效,强调了“疑难救治、联合监测、诊断平台”三大工作亮点和“真菌传播新机制、筛查诊断新方法、耐药防控新策略”等相关诊疗研究新发现与新成果。


图片


张学院士作《说基因话疾病》主旨演讲,介绍了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常见基因型与基因表达机制等生物遗传学基本原理,从知突变悉变异、看变异懂三性等方面,以“基因座异质性:家族性反常性痤疮”等为例,阐述了基因与皮肤疾病的关系,为皮肤病理的基础与临床研究提供了新启示。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国家皮肤与免疫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李若瑜教授分享了《皮肤真菌病诊疗新进展》《PSA析因践行:寻找最合适的靶点治疗之路》。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真菌科主任刘维达教授作《皮肤癣菌病研究:持续关注,不断创新》分享。北京大学第一医院皮肤科李航教授带来《步步为营,探秘黑色素瘤》。空军军医大学西京皮肤医院院长王刚教授解读了《中国银屑病生物制剂与小分子药物治疗指南》。中南大学湘雅医院副院长李吉教授介绍《斑秃的治疗新进展》。延边大学医学院院长金哲虎教授作《病理性瘢痕的研究进展及指南(共识)探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前辈林有坤教授作毛发病专场主席致辞,科副主任郑文军教授分享了《广西AD质控工作》。


图片


曹存巍在学术讲座主持与总结环节分享了广西廖万清院士工作站工作情况及最新进展,并表示,站在90周年新的起点上,将继续传承广西特色医学文化,书写广西皮肤性病学科的新篇章,为患者健康带来更多福祉。
据介绍,该工作站在新发、高发病原真菌检测和诊断方面建立了先进的技术平台,成功诊断及治疗冠状耳霉、组织胞浆菌、暗色真菌等罕见、少见真菌病,极大地提高了我区疑难真菌病诊治水平。对广西高发的,也是艾滋病患者易合并的马尔尼菲篮状菌、隐球菌开展了系列基础及临床研究。从分子诊断、分子流行病学、免疫病理学、耐药监测及耐药机制、致病分子机制、动物模型等多方面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基础研究,并实现了基础研究向临床应用的转化,在国内及区内多家医院开展应用,对提高我国真菌病的防治水平做出了积极贡献,为广大难治性皮肤真菌病患者带来了健康新希望。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术讲座主持人
图片
图片
▲学员聆听

据了解,大会开设教学及基础研究专场、毛发病专场、免疫学苑、皮肤病理及外科专场、诊疗进展专场以及全国十三省免疫及炎症皮肤病论坛,包括60多个主题讲座与多场病例讨论,聚焦皮肤性病的诊疗和预防、临床研究,议题涵盖皮肤真菌病、脱发、脂溢性皮炎、特应性皮炎与痤疮、湿疹皮炎、病理性瘢痕、毛发病理、非黑色素瘤皮肤癌、银屑病、黄褐斑、皮肤屏障修复、白癜风、过敏源检测、光动力治疗及皮肤性病学教学设计、教学新模式及课题汇报分享等内容,以多样化的互动形式为全区皮肤科同仁提供学习交流、加强合作、增进友谊的学术平台。会议期间还召开了艾滋病性病诊疗进展培训班和广西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第九届委员会全体常务委员会议、全体委员会议。


图片


本次大会为全区广大皮肤科同仁搭建了高水平、多学科协作的交流平台,廖万清院士、张学院士等多位皮肤界泰斗、专家莅临大会,分享国内外皮肤医学领域内的前沿观点、研究进展、创新转化成果、新技术和新方法,为广西皮肤性病学的研究和发展提供新思路、新指导,进一步提高广西皮肤性病学科诊疗技术、学术水平及教学能力,助力健康广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