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蓝歆旻发布时间:2022-07-22点击: 次
为加强我区病案信息化管理,提高国际疾病分类和手术操作编码的准确率和专业水平,7月14日-22日,由广西医师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办、我院承办的2022年国际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培训班在南宁成功举办。培训班首次采用线上直播和线下现场授课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区内各级医院的统计、病案、质控、医保等人员以及医学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等专业在校学生共530余人参加。
广西医师协会病案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我院质量管理办公室主任蒋敦科主持开幕式。他表示在医疗改革深化的背景下,公立医院绩效考核、医保 DRG 付费方式、医院等级评审等重要工作都离不开ICD编码,编码的准确性也极大地影响着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本次培训班为全区的编码员提供一个继续教育的平台,希望学员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培训机会,学有所成,为不断提高全区的编码水平、提高病案管理质量、深化医疗改革而共同努力。
培训班邀请了我院病案科主任廖宁,医科大附属肿瘤医院病案科主任肖晓兰,医科大二附院病案科主任吴韫宏、副主任滕燕飞,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病案科主任龚小玲,区人民医院病案科副主任甘晓健,以及市外专家梧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潘艳主治医师、广西壮族自治区桂东人民医院编码员刘俏萍等多名具有国家及全区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培训师资的专家授课。在九天的培训中,专家们倾囊相授,从疾病和手术操作分类基础知识、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的选择、病案首页信息检索等方面进行了系统讲解。廖宁紧跟目前时势,根据医保DRGs付费改革工作的要求,针对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和主要手术操作的选择作了详细而精准的分析,指出我区病案行业病案首页质量问题及今后的努力方向。
本次集中培训进一步规范了全区医疗卫生机构的疾病与手术分类编码工作,为提高医院DRG管理水平,满足临床路径管理、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医院评价等医改工作及国内外学术交流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