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中海贫血,你了解多少?| 关注地贫

来源:宣传科、儿科三病区发布时间:2024-05-09 编辑:朱瑞璇 校对:韦娜 审核:蓝飞燕浏览: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年5月8日是第31个“世界地贫日”,当天上午,我院在门诊一楼大厅举办主题为“关注地贫,筛诊治并重”的多学科专家义诊科普活动。开幕式由儿科三病区副主任何云燕主持。






我院副院长郑宝石在致辞中表示,地中海贫血是广西的高发疾病,地贫防治形势复杂,疾病负担繁重,已成为区域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重大公共卫生挑战。我院作为社会及患者健康的忠诚守护者,地贫研究起步早、研究防治体系健全、示范与引领作用强。


本次义诊邀请到了医院地贫相关专科领域等众多专家,为广大病友提供专业的疾病咨询与指导服务。希望通过本次义诊普及地贫的筛查与诊治知识宣介,同时呼吁广大患者与家属积极参与到地贫义诊及科普活动中,提升地贫科学防控综合能力及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意识,携手守护自己的健康,为社会带去更多健康福祉













诊现场,我院儿科三病区、地中海贫血防治重点实验室、血液内科、产前诊断与遗传病诊断科等相关医护专家为患儿及家长们提供健康问诊、咨询服务、免费测血压以及科普科学防控地中海贫血、产前诊断和遗传咨询等医学知识。






除此之外,儿科三病区护士长唐利华和儿科贾文广副主任医师分别作《地中海贫血输血与除铁管理》《认识地贫 点亮希望——地中海贫血基础知识》主题的科普教育,为患者和社会群众传播了防治知识。

据了解,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不断提高地贫防治能力,推动建立预防、筛查、诊断、治疗、患者健康管理全流程服务的地贫防治“广西模式”,并面向东盟初步构建了地贫研究区域中心,在地贫治疗、地贫并发症诊治上取得了突出成绩,在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中发挥了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切实为减少重型地中海贫血出生缺陷率、提高人口素质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科普知识


什么是地中海贫血?

地中海贫血又称海洋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突变引起的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是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致死、致残的遗传性血液病,由于早期报道的病例几乎都是来自地中海地区的移民,故被命名为地中海贫血(简称“地贫”)。


地中海贫血为什么会发生?

地中海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基因缺陷导致相应珠蛋白肽链合成缺失或不足,α-/β-珠蛋白肽链合成不平衡,出现异常血红蛋白,最终引起贫血等病理状态根据缺陷基因的不同,地贫主要分为α-地贫和β-地贫等,根据病情严重程度,地中海贫血有不同分型根据病情轻重程度,可将地贫分为轻型、中间型,以及重型患者。


如何诊断地中海贫血?

结合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家系调查可做出地中海贫血的诊断。


临床表现:不同程度贫血,黄疸,脾脏肿大,不同程度的骨骼改变,生长发育不良,地贫特殊面容铁沉积于脏器,可引起心脏、肝、胰腺、垂体等器官损伤。


辅助检查:全血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电泳、红细胞渗透脆性检查、骨髓象检查。


家系调查:区域调查患者是否来自地贫高发区域 ,患儿父母是否为地贫基因携带者。


地中海贫血的治疗方式

β-地贫携带者&轻型患者

通常没有症状,不需要治疗。


中间型(非输血依赖型)β-地贫患者

存在轻至中度贫血,在特殊情况下偶尔或频繁需要输血。


重型β-地贫患者

输血、除铁;造血干细胞移植。


重型(输血依赖型)β-地贫患者: 

终生接受定期输血配合规范除铁治疗,才能生存。

主要治疗方案:规范性终生输血+除铁治疗。


根治手段:造血干细胞移植

造血干细胞移植是通过给予患者大剂量的放疗或化疗,摧毁其体内的造血和免疫系统,然后再输入一定数量的造血干细胞使之重建的过程。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三病区是广西儿科造血干细胞移植中心,地中海贫血移植成功了超过90%,供者来源同胞全相合、亲缘半相合、无关供者。


姑息治疗:脾切除术或部分脾动脉栓塞术。


地中海贫血的预防与筛查

地贫可治也可防,做好地贫筛查可预防重型地贫患儿出生,降低新发患病率。


地贫三级预防策略

筛查人群基因携带者 

婚前、孕前筛查检测

对高危孕妇进行产前筛查诊断


地中海贫血产前筛查意义重大

对地贫高危孕妇胎儿基因进行早期诊断 , 可保障母亲安全,避免重型患儿出生;对减轻家庭和社会负担有重要意义;对控制重症地贫发生率,提高人口质量起到积极的社会意义。



写留言
留言

    暂无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