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血管外科,院VTE防治办发布时间:2024-10-18 编辑:朱瑞璇 校对:蓝歆旻 审核:蓝飞燕浏览: 次
2024年10月13日是第11个“世界血栓日”,10月12日上午,血管外科联合呼吸与重症医学科、药学部在门诊一楼大厅举行世界血栓日义诊活动,义诊的主题是“栓不住、动起来”,围绕血栓性疾病的预防、治疗及健康管理,向公众提供血管疾病科普宣传和健康咨询服务。
同时,刘倩护士长、姚冬芳护士长、李春蓉护士长等护理团队还为群众发放了血栓宣教资料、提供血栓知识指导、免费血栓风险评估及测量血压等服务。义诊还通过发放血栓疾病防治宣传手册、展播科普视频等方式,帮助群众维护身体健康,进一步宣传健康知识。
义诊提高了公众对血栓性疾病的认识和预防,倡导大家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预防血栓相关性疾病的发生。
手术、抗血管生成药物导致内皮损伤。
高漏诊率:约半数以上 VTE 患者无自觉症状和明显体征,临床上漏诊率达 80%。
高后遗症发生率:约 50%的 DVT 患者在未来会转化成 PTS(血栓后综合症),严重的俗称老烂腿。
高治疗费:VTE 一旦发生,治疗费高昂。
高致死率:未经治疗的 PTE 死亡率高于 30%,正规治疗后仍有 2%-8%的死亡率,是卧床和术后病人的隐形杀手,但经过预防可显著降低由于 VTE 所导致的死亡。
▶ 基本预防
1) 踝泵运动:
方法:
踝关节屈伸运动:在无痛感或微微疼痛的范围内,最大限度地向上勾脚尖,让脚尖朝向自己,保持3~5s,再最大限度向下绷脚尖,保持3-5s,以上动作为一组。双腿可交替或同时进行。
踝关节环绕运动:以踝关节为中心做踝关节360环绕。
频次:
踝关节屈伸运动每天3~4次,每次20-30组。环绕运动频次和屈伸运动相同。运动频次可根据患者的活动耐受能力适当调整。
2) 下床活动:病情允许,鼓励患者每天下床活动,根据身体状况逐渐增加活动时间。
3) 呼吸功能训练:深呼吸和咳嗽锻炼或呼吸功能训练器训练(每天2次,每次 15-20 分钟)。
4) 肢体功能锻炼:上肢屈伸、肌力训练、扩胸运动,下肢屈伸、小腿
肌肉收缩及股四头肌收缩、床上脚踏车等。
5) 被动运动:不能自主活动患者,可使用持续被动训练仪(CPM)进行持续被动活动,或给患者做肢体被动运动,推拿按摩等。平卧时抬高双下肢 30°,高于心脏水平,避免腘窝处受压。
6) 合理饮食:禁烟、禁酒,进食低脂、粗纤维食物,保持大便通畅。
7) 饮水:病情允许,每天饮水量不少于 2000ML,分次饮用。
▶机械预防
是一种具有梯度压力、可对腿部进行压迫的长袜,属于压力一级的弹力袜。AES是在足踝处建立最高压力,并延腿部向心脏方向逐渐降低,以达到促进下肢静脉血液回流,预防静脉血栓形成的目的。从外观上看,抗血栓袜和平时女性穿的长筒袜有些像,但其实抗血栓袜可不是一双普通的长袜。在使用时,需要得到专业的指导和帮助,才能最大程度地发挥抗血栓袜的作用,且不对身体造成伤害。
使用前需测量腿围了解需要的尺码:先测量脚踝最小周长、小腿最大周长及大腿腹股沟中央位置垂直向下5cm部位的腿部周长,根据尺码表,选择合适的型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