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南宁一女子频繁做噩梦,可能是帕金森病前兆

来源:南国早报发布时间:2024-11-26 编辑:何梦莹校对:朱瑞璇 审核:蓝飞燕浏览:




近日,南宁市民李女士接连做噩梦,梦里自己大哭不止,还梦到与人发生激烈争执,乱踢乱打。次日醒来时,她发现被子枕头均被丢到了地上。她去医院就诊后得知,这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前兆,或是心血管出现了问题。


01
噩梦与压力等因素有关


“最近一个月内,已经做了两三次噩梦了。”李女士感到很疑惑,自己每天都过得挺顺心,为什么晚上还会做噩梦呢?


▲李女士因多次被噩梦困扰而就诊。本文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余璐介绍,做噩梦与压力过大、心理问题、不良生活习惯、药物副作用以及睡眠障碍等均有一定关系。“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可能会导致噩梦,例如工作压力、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压力等。抑郁症、焦虑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等心理问题,睡眠呼吸暂停、睡眠恐怖症等睡眠障碍,以及发热、疼痛、神经系统疾病等也可能导致噩梦的发生。还要注意的是,饮食不规律、晚上吃得过饱、过度疲劳、缺乏运动等不良生活习惯也可能是噩梦的形成原因。”


02
频繁做噩梦需要警惕


李女士告诉南国早报全媒体记者,她此前还因做噩梦而滚落下床,“每次被噩梦惊醒,心里都很不舒服,真怕是疾病预警”。


▲为了防止因噩梦再度跌落下床,李女士在床边用椅子、棉被等“筑围栏”。


余璐表示,噩梦并不一定是身体发出的“求救”信号,它可能只是大脑在睡眠中处理日常生活中的压力和焦虑。但如果经常做噩梦,并且这些噩梦引发了较深的恐惧感,甚至影响到日常生活,则需引起重视。此外,如果噩梦中经常出现暴力或死亡的情景,这可能也是一个需要警惕的信号。“此前有研究表明,帕金森病患者比普通人会更频繁地做噩梦。心血管病、高血压患者若频繁做噩梦更要引起重视,建议寻求专业的医疗帮助。”


03
健康生活方式可减少噩梦发生


做噩梦往往令人不安,那么有什么治疗方法呢?对此,余璐谈到,如果噩梦是由于压力、焦虑或者创伤引起的,心理咨询可能会有所帮助。在心理治疗方面,还可以采用影像重塑疗法,通过在清醒状态下改变噩梦的内容情景,减少噩梦的发生。此外,认知行为疗法也可以帮助做噩梦人群改变对噩梦的思考方式。


余璐提醒,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晚上吃得过饱,避免过度疲劳,保持适量的运动,都可以帮助改善睡眠情况,减少噩梦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