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系生命,刻不容缓丨我院举行“世界慢阻肺日”义诊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长荣发布时间:2023-11-15 编辑:韦娜校对:谭凌宇 审核:蓝飞燕浏览:

图片


图片


2023年11月15日是第22个世界慢阻肺日,主题是:肺系生命,刻不容缓(Breathing is Life-Act Earlier)。为进一步加强公众对慢阻肺现状的了解和危害的认识,从而有效治疗和管理慢阻肺,当天上午,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药学部在门诊一楼大厅开展“世界慢阻肺日”义诊宣教活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义诊现场,在内科第一党支部书记白晶教授、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副主任何志义教授的带领下,医护团队邓静敏教授、李梅华教授、梁毅主任医师、杨美玲副主任医师、唐海娟副主任医师、王自秀护士长、江淀淀副主任护师等,联合药学部黄天敏副主任药师等医护人员为患者及家属提供疾病咨询、戒烟指导等,教大家如何使用吸入装置,发放慢阻肺宣传资料,同时还免费为患者进行血压、肺功能及呼出气一氧化氮测定,提供了高质量的免费健康服务。活动持续近2小时,吸引了广大患者参加,获得大家的一致好评。


图片


内科第一党支部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业务发展的作用,每年坚持举办“世界慢阻肺日”活动,在推动慢阻肺科学防治普及率不断提高的同时,逐步凝练出了支部“畅享呼吸 守护健康”的党建品牌。


图片




科普知识


接下来,我们带您正确认识慢阻肺慢阻肺是常见的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存在严重的漏诊和误诊,导致未治疗或不恰当治疗。早期正确诊断慢阻肺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什么是慢阻肺?

图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是以持续存在的呼吸系统症状和气流受限为特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与明显暴露于有毒颗粒或气体导致的气道和肺泡异常相关。


图片





慢阻肺的危险因素有哪些?

图片

分为遗传基因和环境因素。慢阻肺最相关(但罕见)的遗传因素是SERPINA1基因突变导致α1抗胰蛋白酶缺乏,其它基因突变与肺功能下降和慢阻肺发生风险相关,但其相应的效应值较小。


慢阻肺的主要环境暴露因素是烟草烟雾、吸入室内外空气污染有毒颗粒和气体,其他环境和宿主因素(包括肺发育异常和加速衰老)也可以促进慢阻肺的发生。


图片





慢阻肺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图片

呼吸困难、慢性咳嗽和(或)咳痰是慢阻肺最常见的症状,也可能伴有胸闷和喘息等症状。重度患者常有乏力、体重下降和食欲减退。


图片





肺功能检查是什么?

图片

肺功能检查是判断气流受限的重复性较好的客观指标,对慢阻肺的诊断、严重程度评价、疾病进展、预后及治疗反应等都有重要意义。


慢阻肺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非常重要。





慢阻肺怎么诊断?

图片

根据慢阻肺定义、危险因素,肺量计检查吸入支气管舒张剂后FEV1/FVC<0.7提示存在不完全可逆的气流受限,即确诊慢阻肺。





慢阻肺患者如何治疗?

图片

稳定期:

1.戒烟是关键,根据医疗专业人员制定戒烟方案、提高长期戒烟率;脱离污染环境,例如脱离因职业或环境粉尘、刺激性气体等与发病相关的因素。

2.药物治疗:是减轻症状、降低急性加重发生频率或严重程度的重要方法,同时可以改善患者的运动耐力、延缓肺功能下降速率、降低死亡率。坚持长期、规律使用吸入药物是重点。

3.其它治疗:长期家庭氧疗、肺康复、无创呼吸机等。

4.患者及家属应关注慢阻肺科普知识,认识慢阻肺,与医生一起共同努力积极控制病情,定期慢阻肺专病门诊或呼吸内科门诊就诊、复查肺功能,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图片


急性加重期:

慢阻肺急性加重主要表现为咳嗽、咳痰、气短和/或气喘较平时加重,痰量增多或痰呈脓性,可伴有发热等,最常见的诱因为呼吸道感染,一旦出现上述症状,应当立即去医院进行评估和诊治。






怎么预防慢阻肺?

图片

戒烟、远离污染环境、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室内通风、注意保暖、预防着凉或感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