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健康管理部 郑慧蕾 黄萍 王芃发布时间:2023-11-23 编辑:韦娜校对:蓝歆旻 审核:蓝飞燕浏览: 次
如今,“肺结节”成为越来越多体检者内心的“一道坎”,有人为“是否恶性”“是否手术”“何时手术”等等夜不能寐。
为解决肺结节评估难题,实现肺结节的精准、个体化诊疗,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充分发挥肺癌诊治专科特色和技术优势,由健康管理部联合心胸外科、老年呼吸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放射学科等资深专家共同组成“体检人群肺结节多学科联合会诊(MDT)”平台,为体检者提供精准评估和诊疗方案。
58岁的王女士(化名)最近越发担忧起来:“体检查出我两边肺上长了好几个结节,一起切掉那我的肺不是所剩无几了吗?”
近五年来,王女士一直在我院体检复查胸部CT,有动态随访的CT资料,体检肺结节MDT团队专家逐一比较每一个肺结节的变化情况,为王女士进行了精准评估,量身定制了治疗方案——她的肺结节可能是多源癌,需要多种方法一同“对付”。
专家经过综合评估,考虑王女士右肺上叶尖段磨玻璃结节变化较快,高度可疑早期肺癌,建议该结节尽快用胸腔镜行肺段局部切除;其余肺结节位置深在,且王女士有二尖瓣关闭不全,如果切除肺叶势必会损害较多肺功能,影响生活质量,建议可根据自身恢复和病理情况,决定下一步治疗方式。
后续,王女士进行了胸腔镜手术,术后病理证实为微浸润性腺癌,属于早期肺癌,且无淋巴结转移。于是,多学科团队又制定了“其余肺结节消融治疗”的方案,为其另外两个结节分别行微波消融术,以极小的创伤,把这两个“坏家伙”精准消灭了,“小”手术解决了“大”难题。
术后随访显示,王女士病灶疗效评价为完全消融,且未损伤肺功能,保留了更多的健康肺组织。而且,由于王女士是早期肺癌,术后不需要放化疗,只需定期随访,如今王女士又恢复了健康的生活和工作。
30岁的陈先生(化名)从不抽烟,体检却发现左肺有个“混合磨玻璃结节”。而且,这个结节定性困难,不能明确是非典型腺瘤样增生或是早期肺癌。
由于非典型腺瘤样增生属于癌前病变,两者病理分级不同,决定着是否需要手术。专家们建议陈先生进行“胸部高分辨率双能CT平扫+增强+靶三维重建”,可以更清晰观察肺结节大小、形态、有没有分叶、空泡、胸膜牵拉和毛刺等恶性征象,可以计算结节倍增时间以鉴别良恶性,并为精准肺段切除提供科学依据。
重建后,专家们清晰发现该结节临近胸膜凹陷,结节关联血管增粗,一致诊断该结节为早期肺癌,建议手术切除。
陈先生按期进行了手术,术后病理显示为早期微浸润腺癌,术后无需放化疗,接近根治。陈先生马上回归了正常生活,对团队表示非常感激,还特意送上了锦旗。
年过五旬的吴先生(化名)体检时查出左肺部有一个巨大占位,当时考虑是炎性结节可能性大,但需要排除肿瘤。
吴先生和家人反复多次辗转其他医院消炎治疗,但是结节总不见消,去年还专门住院做了经皮肺穿刺术,术后病理亦考虑炎性。今年复查结节又进一步增大,这可把吴先生吓得不轻:“难道真是肿瘤?”
在健康管理部随访小组的建议下,吴先生申请了体检肺结节MDT,团队专家根据外院胸部CT增强判断,占位不像肺癌,而应该是临床上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肺隔离症。
肺隔离症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仅占先天性肺发育畸形的 0.15%-6.4%,病灶由主动脉供血,主要表现为反复发生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长期存在易发生血管破裂造成肺内出血、咯血等表现,且影响心功能,危及患者生命健康。但因该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常被诊断为肺部感染或肺部肿瘤,手术切除病变肺组织可获良好预后。
吴先生激动地说:“困扰我好几年的肺癌帽子终于可以摘掉了,谢谢会诊的各位专家们!”
据了解,我院体检肺结节多学科联合会诊自2022年10月开设至今,已服务了100余名肺结节体检者,累计评估早期肺癌60多例,已为30名体检者进行了胸腔镜手术,均为早期肺癌。多学科专家联手,对每个结节的历年变化趋势和癌性风险进行分析和评估,从患者的本身获益角度出发,为体检者量身定制最合适的诊疗方案,为体检者带来了强大的医学支持。
联合会诊不仅能减轻体检者多个科室往返奔波带来的不便,也能避免因频繁CT检查带来的辐射暴露,更重要的是通过医患共同决策,促进肺癌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有效提高预后、减轻思想负担,为广大体检者带来福音。
咨询电话:19307880006 郑医生、黄医生(工作日)
更多相关知识,可点击链接查看:
1.肺结节无症状可不管?女性不抽烟不会得肺癌?丨详细了解“癌中之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