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传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第二党支部发布时间:2025-05-29 编辑:朱瑞璇校对:谭凌宇 审核:蓝飞燕浏览: 次


在第 38 个世界无烟日来临之际,为切实提升公众对吸烟危害的认知,助力广大烟民科学戒烟,5月29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内分泌科、肿瘤内科、心血管内科、预防保健科专家,在门诊一楼大厅开展了一场 “拒绝烟草诱惑,对第一支烟说不” 主题的世界无烟日义诊活动,吸引了众多市民前来参与。







活动现场,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白晶主任医师、何志义主任医师、唐海娟副主任医师、王自秀护士长,内分泌科梁杏欢主任医师,肿瘤内科卜庆主任医师,心血管内科郑静主任医师,预防保健科熊传庆主任医师等多学科专家为前来咨询的市民耐心细致地讲解吸烟相关性疾病防治知识,针对戒烟过程中遇到的各种疑问,如戒断反应应对、复吸预防等问题,进行一对一专业解答,给出个性化戒烟指导方案,帮助烟民们坚定戒烟信心,掌握科学戒烟方法。他们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让市民深刻认识到吸烟对身体各器官造成的不可逆损伤,强调了戒烟对维护身心健康的重要性。




护理团队还用肺功能检查仪为患者动态评估肺通气功能,精准筛查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哮喘等早期呼吸道疾病;用一氧化碳检测仪检测呼气中 CO 浓度,直观反映吸烟对身体的损害程度,帮助市民直观了解吸烟对肺部及全身健康的潜在威胁,助力从 “认知戒烟” 向 “行动戒烟” 迈进;同时帮市民测量血压,监测身体健康情况。“以前总觉得戒烟太难,听了专家的话,感觉找到了‘通关秘籍’!” 一位前来咨询的市民开心表示,通过与专家面对面交流,自己对吸烟的危害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学到了很多实用的戒烟技巧,对成功戒烟充满了希望。


此次戒烟义诊活动的开展,为推动全民健康、营造无烟社会环境贡献了积极力量。未来,医院将继续开展多样化的健康科普活动,为广大市民的健康福祉不懈努力。相信在医院和社会的共同的努力下,越来越多的人将告别香烟,拥抱清新健康的美好生活!
抽烟不只是害自己,还会连累两代人!科学戒烟看这里

02

不吸烟为什么也得肺癌?
不吸烟者会受到二手烟、三手烟的有害物质的危害。所谓二手烟是吸烟者在吸烟时,旁边的人被动吸入吸烟者吐出的润雾以及烟草燃烧时置出的烟雾。三手烟是指吸烟后,烟雾消散残留在衣服、墙面、地毯、家具甚至是头发和皮肤等表面的烟草残留物。这些残留物可残留数日甚至数月,仅鼻开窗通风无法完全消除。
二手烟,三手烟,是被动吸烟方式,也是目前危害最广泛、最严重的空内空气污染之一,同样可以导致吸烟相关性疾病,就像无形杀手对家人,孩子的机体产生危害。越来越多的女性患上肺癌,主要是以下两个原因:被动吸烟、吸入炒菜释放的:油烟。
03

为什么要戒烟?
因为吸烟成瘾是一种病吸烟成瘾的根源就是香烟中含有让人上疼的尼古丁。尼古丁从股入肺部到进入大脑的时间8秒,在一次吸烟体验后,大辆神经系统被尼古丁刺激,产生多巴胶,从而获得愉悦和满足感。但尼古丁在人体内的代谢速度很快(2小时),愉悦感很快消失后,吸烟者会重复寻求刺激以维持愉悦感,很快会发展成为长时间连续的自我刺激最终成瘾,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已经将吸制成癌定义为一种精神类疾病,称为烟草依赖,其国际疾病分类(ICD-10]编码为F17-2。也就是说,吸烟成瘾是一种慢性疾病。
04

我是不是吸烟成瘾?
在过去1年内体验过或表现出下列6项中的至少3项可诊断为烟草依赖。
(一)强烈渴求吸烟
(二)难以控制吸烟行为
(三)当停止吸烟或减少吸烟量后有时会出现戒断症状
(四)出现烟草耐受表现,即要加吸烟量才能获得过去吸较少烟量即可获得的吸烟感受
(五)为吸烟放弃或减少其他活动及爱好
(六)不顾吸烟的危害坚持吸烟。大部分吸烟者为烟草依赖(尼古丁依赖)。
05
自己戒烟为什么难以成功?
很多烟民都产生过戒烟的报法,甚至为戒烟付出过行动和努力。但单靠意志力成烟(简称干戒)很难成功,其原因在于尼古丁是通过对大脑产生刺激,分泌多巴胺,让吸烟者产生愉悦感:断烟后就会出现各种不适,我们称为戒断症状,它包括对吸烟的强烈漫求,焦博,抑郁,不安、头痛、哺波腺分论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障碍血压升高和心率加快等,部分患者还会出现体重增加,很多人在忍受不住戒断症状的时候,或者生活压力突然增大的时候,或者出现一系列不利于戒烟的事情的时候,都会再次复吸。因此烟草依赖是一种高复发性疾病,80%、90%的成功者,在吸烟开始两周即开始恢复吸烟,没有药物辅助的情况下,1年内复吸率高达95%。
06
戒烟有哪些好处?
吸烟可显著降低吸烟者的死亡风险,吸烟者戒烟时间越长,死亡风险越低,而减少吸烟量并不能降低吸烟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吸烟者应该完全戒烟。
吸烟者在戒烟后可以获得巨大的健康益处,并且任何年龄戒烟均可获益,60、50、40或30岁时戒烟可分别赢得约3、6、9或10年的预期寿命。与持续吸烟者相比,戒烟者的生存时间更长。因此,早成比晚戒好,戒比不成好。
戒烟可以降低脑痛,冠心病,慢阻肺,脑卒中等多种疾病的发病和死亡风险,并改养这些疾病的预后、吸烟的女性在怀孕前或怀孕早期成网,可以降低早产,胎儿生长受限、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等多种妇娠问题的发生风险。
制定戒烟计划:设定明确戒烟日期,逐步减少每日吸烟量,通过记录吸烟时间、场景建立行为认知,培养替代行为(如咀嚼口香糖、使用健身器材)。
寻求社会支持:加入戒烟互助小组,与家人、朋友约定监督机制,或参与专业戒烟门诊的团体辅导课程。
2、药物辅助
尼古丁替代疗法:使用尼古丁贴片、口香糖、鼻喷雾剂等产品,逐步降低身体对尼古丁的依赖,减少戒断反应。
非尼古丁类药物:伐尼克兰和安非他酮等处方药,可通过调节大脑神经递质水平,缓解戒烟过程中的焦虑、烦躁等症状。
3、中医辅助治疗
耳穴压豆、针刺疗法等传统中医手段,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神经内分泌功能,帮助减轻烟瘾。
4、心理干预
认知行为疗法(CBT)可帮助吸烟者识别吸烟诱因,学习应对压力和情绪管理技巧;虚拟现实(VR)技术模拟吸烟危害场景,强化戒烟动机。
若在戒烟过程中出现严重戒断反应或复吸情况,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国内可拨打全国戒烟热线 400-808-5531 获取免费咨询服务,或前往各地医院戒烟门诊接受个性化干预方案。保护自身健康,守护后代未来,科学戒烟行动刻不容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