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日报》报道:用心守护 做好群众健康“守门人”

来源:广西日报 宣传科 发布时间:2024-08-19 编辑:何梦莹校对:谭凌宇 审核:蓝飞燕浏览:

编者按

老人看病有诸多不便?医院专门设立老年人综合服务点;普通门诊检查当天不能获取报告?实施“一号管三天”新政;住院病床太难等?推行“全院一张床”模式;用药有疑问,线上就能问专家……


患者在哪里,服务就延伸到哪里!一直以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党委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患者为中心,强化党建引领,落实人文强院战略,把改善医疗服务质量、提升患者就医感受作为践行初心使命的重要抓手,切实提高群众看病就医满意度、获得感。


2024年,自治区卫生健康委、中医药管理局部署开展“落实全区重点问题整治改善就医服务减轻群众就医负担专项行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对标专项行动的实施方案,第一时间细化落实医院的行动方案,进一步优化“诊前-诊中-住院-诊后”服务全流程,提升患者体验,构建环境舒适、流程科学、模式连续、服务高效的现代化医疗服务体系。


b229ca2cc7ab0c939367840c48a33309.png

▲《广西日报》版面


01

门诊服务再提升,便民惠民更暖心



早在2020年,“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就正式上线了,该平台可提供在线咨询、智能问诊、智能分诊、预约问诊、病史采集、门诊电子病历自动引用、预约中心、精准预约、院内导航等多个服务模块。

8c46be6f4e1b37876e190b243b32e8b4.jpg
91830d19f0e78af8cf04d4d96988f034.jpg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
随着医院科室划分越来越细,很多患者摸不着头脑,不知该去哪个科室看病,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积极开展专病门诊,以症状为导向,为居民提供更方便、精准、系统的诊疗服务,实现了患者“有啥症状就看啥病”的有序精准就医。今年上半年,医院共新增了成人神经系统罕见病专病、记忆(认知障碍)专病、骨质疏松专病等13个专病门诊,目前医院开展的专病门诊已达47个。


2024年7月18日,医院开始实施“挂一次号管三天”。即3天内,患者挂普通门诊号就诊时,如果因检验、检查当天不能完成或者不能获取报告,尚未完成诊疗的,可携带报告结果到同一科室复诊同一疾病,复诊挂号可免除诊查费,大大方便了群众就医。实行周末同质化门诊,安排副主任职称以上医师周六及节假日排班,所有检查、检验项目正常开放,照常提供引导、咨询等服务,与工作日服务“同质化”。

dad9743726db10208117ba2e76d3fbc0.jpg

13133fa035e0a4e73b3e9fbf85d70e19.jpg

▲智慧药学服务新模式
开放式窗口,患者扫码排队,系统电子叫号、智能调配发药,患者取药全流程简单明了、秩序井然。“方便了不少,按照流程取药,不堵不挤,挺好的。”正在医院药房取药的患者李先生有感而发。医院将互联网4.0理念应用于药品供应保障、临床药学服务、药事管理、患者服务等方面,不但有效缩短患者取药时长,还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用药合理。

63427436f93f5de150e0fc4422668fe7.jpg

▲设置老年人综合服务台
以“小切口”推动患者就医体验“大改善”,持续提升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医院还不断在升级诊疗环境、便民服务设施上下功夫,推出院内导航系统,AR/VR导航提供全场景服务;设置咨询导诊服务台、老年人综合服务台,提供免费轮椅、平车借用等服务;将儿科、抽血室、产科等部分候诊区的不锈钢候诊椅更换为更舒适、保暖的候诊椅等。


02

服务模式再创新,就医体验更舒心



服务做“加法”,流程做“减法”。近年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通过整合医疗资源,从细微之处着手,从患者的需求出发,推动解决群众看病就医急难愁盼问题。

86282248b3572687447e6b41d55f355e.png
b253fdf6fee36d4a0a73afd9e45f411b.png
df6497650598e4680f344c089f821268.png
92afadd6f344386492dec0160b95f672.png
efe48edaff5c0224733d21b37b7f0225.png
bb2684d7b8cb0922d1e461924b9c9efc.png
六个一体化诊疗中心

打破学科壁垒,建立一体化诊疗中心。中心汇集了多学科的医生坐诊,患者在筛查发现疾病后,在最短的时间内接受专家看诊,超声检查、检验抽血、穿刺病理等当天检查当天即可出结果;挂一次号就能得到多个学科、多个专家的联合诊疗,免去病情复杂危重患者在不同科室间辗转奔波之苦,实现一站式精确诊断,在简化诊疗流程、提升就诊效率的同时,减少患者就医时间和费用。目前医院已成立了甲状腺疾病一体化诊疗中心、肝脏疾病一体化诊治中心、乳腺疾病一体化诊治中心、胎儿一体化诊治中心、肥胖症一体化诊治中心、消化道肿瘤一体化诊治中心6个一体化诊疗中心。


“我是昨晚从贺州来到南宁的,今天上午完成化疗后,下午就能返程,非常方便。在输液的过程中,护士们都非常细心周到,让人很感动!”乳腺癌术后患者黎女士对日间化疗中心的服务赞不绝口。

cf36b5a5dff52895e94d20e8f5fff8e1.jpg

▲日间化疗中心
以往化疗需要住院3-5天,如今患者可以当天治疗当天回家无需住院,且化疗药物大多在医保报销范围内,无住院起付额,报销比例高。以乳腺癌患者为例,开展日间化疗后,患者总费用从原来的平均1.1万元降至平均0.5万元,药品总费用由6800元降至平均4600元,真正减轻了群众就医负担。据悉,日间化疗中心于2021年10月成立至今,已收治7万余人次,有效缓解了广大肿瘤患者排队久、入院难、治疗费高等瓶颈问题。

513975cbcd84711f6ebe0796207a7ef2.jpg

日间手术接待处

走进日间手术中心,温馨的场所布置、人性化管理等,处处细节彰显出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2020年8月,该中心作为广西首个日间手术中心正式启用,可联动一体化门诊与住院服务中心,简化就诊流程,把抽血、心电图、B超、麻醉评估全部集中在中心完成,做到当日或次日完成检查、手术。

0a8c929cea22aa7b04e2bc6186184e1b.jpg

日间病房

目前,日间病房收治病种超100种,主要病种有甲状腺癌、胆囊结石、膝关节交叉韧带重建、肝癌介入、泌尿系结石等。病房采用模拟飞机系统进行床位预约,床位不固定,完全开放,先到先得,根据患者意愿和主刀医生手术日预约手术日期,日间病房床位自动分配;努力打造智慧病区,患者从入院到出院进行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每位患者进入中心都会有一个电子手环,家属可通过屏幕随时关注到患者的手术进展状态及具体位置,减轻家属焦虑。


03

住院流程再优化,“医”路畅通更顺心



生病办理住院很麻烦?没有床位怎么办?繁琐的住院手续流程、重复排队、来回往返......

9afb66908d31223aa76b98ae59b69695.jpg

住院服务中心

直击困扰广大患者的住院痛点问题,2023年初,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出“新处方”:在区内率先推出“一站式”住院服务中心,为患者提供从入院登记到出院的“一站式”服务。候床病人可直接前往护士站,借助手机互联网医院自助完成入院操作。“住院床位”线上预约、“预住院”管理模式等,提高了效率,也为患者节省了时间。服务开通以来,成效显著,医院自助入院率从2022年的35.22%,攀升至2023年的67.64%,再到2024年截至目前的75.41%,实现了连续三年增长。


“热门科室一床难求,部分科室仍有空床位,如何调整?”一边是患者苦等住院床位,一边是病区床位“忙闲不均”,如何让医院有限的床位资源得到有效利用?


为切实缓解患者住院难问题,加强各科室床位管理及合理使用,医院实施“全院一张床”的床位调配管理方式,即打破科室之间壁垒,患者住院,哪个科室有床位,病人就到哪里住,真正从“人等床”变为“床等人”,实现了“病人跟着床位走”,缩短了择期住院患者的候床时间,保障患者安全的同时也提高了床位的周转率和利用效率。

13070a6ea625606eb4e44096f0590ce4.png

床旁结算服务

出院手续更便捷了。医院通过优化排班、分区负责医保病人登记、医保病人出院医嘱自动上传、出院准备消息手机推送等举措,当天出院的病人在接收到消息后,再去办理出院手续或者由财务人员提供床边结算服务。患者免除了窗口排队之苦,财务人员也无需长时间等待上传医保医嘱,提高了办理效率。举措实施后,高峰期出院窗口服务人数从平均11.48人,提高到15人,办理效率增长30.66%。


结算方式更多样了。医院推出了互联网医院缴费、扫脸支付缴费等多种途径,有效缓解了病人在窗口排队等候的问题;实现先诊疗后分期付费,在支付诊疗费(住院或门诊)时,患者可在POS机上选择诊疗分期选项和分期期数,与银行约定分次还款,目前该项服务已试点完成。


04

“互联网+”再升级,服务到家更贴心



“太感谢你们了,如果不是你们上门服务,家里老人的伤口护理问题不知该如何解决。”南宁市87岁梁爷爷的儿子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互联网+护理上门服务团队赞不绝口。


87岁的梁爷爷家住在老社区5楼,行动需要人搀扶,家中仅有同龄的老伴照顾。他患糖尿病20余年,由于不规律使用胰岛素及长期卧床,导致两侧股骨大转子出现皮肤破溃,病人疼痛难忍。家属通过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互联网+护理服务”平台预约了上门服务后,专科护士对梁爷爷的全身及伤口情况进行了专科评估及伤口处理,并借助枕头、床垫等家用减压装置对家属进行规范示教,让患者家属了解压力性损伤预防及创面保护的办法。
492734e6e8ec8e8b6048e60adb88226e.png
互联网+护理服务
目前,医院已开展淋巴水肿护理、伤口、造口护理等25个互联网+上门护理服务项目;并建立构建辐射全区的区域协同护理网点,制定与完善“互联网+护理服务”工作制度、工作流程、培训方案、质控标准等13项制度与规范,实行同质化管理。


在诊后延续服务方面,医院还开通了“互联网+药学”服务,患者对用药有疑问,线上就能问专家。同时不断改进服务,为患者提供中药用药代煎、邮寄等个性化服务,给患者带来全新的就医体验,让患者少跑路,中药直接送到家。

2ff7bb8615399b7875fb5b0847032e1a.png

九秩风华,一心为民。今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迎来九十周年华诞,从最初的几间简陋诊室,到如今发展成为现代化的大型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这所医院的每一步成长,都凝聚了对人民群众健康初心的坚守与承诺。站在九十周年的新起点,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将继续在提升医疗服务的道路上,以创新为动力,以超越为目标,为人民群众的健康事业贡献更大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