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微创、智慧丨口腔科团队开展首台口腔种植牙机器人手术

来源:口腔科 吴国娇、周进文、于大海发布时间:2025-01-21


近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口腔科主任于大海教授团队成功开展我院首台自主式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美学区种植牙手术,不仅解放了医生的双手,更让患者精准微创地接受了种牙,标志着我院口腔种植牙技术迈向智慧医疗新阶段。



患者小张(化名)的上前牙区两颗乳牙滞留,左上前牙62、63两颗乳牙滞留松动,口腔锥形束CT检查发现:乳牙根折断,22、23牙胚先天缺失。因乳牙长期滞留,左上恒牙向乳牙区移位,导致左上前牙区拟种植位置空间不足,种植牙的设计位置必须精确避开根尖且误差不能超过0.1mm。这样的精密程度是传统的自由手、导板种植无法达到的。“空间小、精度高、要美观、传统手术难度大”成为摆在口腔科手术团队面前的难题。




经过全面评估及沟通知情同意,于大海教授团队为小张“量身订制”了精准微创的美学种植方案——种植区距离相邻天然牙1mm,种植体之间3mm,选择3.3mm直径种植体两颗,刚好满足种植三维位置,位置偏差不超过0.1mm。在自主式口腔颌面多功能手术机器人的辅助下,主刀于大海教授、一助周进文主治医师等手术团队成员联合实施了美学区种植牙机器人手术,除了助手换种植钻头等用手外,主刀全程仅用脚控制机器人操作,仅10分钟左右,就将种植钉一次性精确地植入预先设计的位置。



于大海教授介绍,口腔种植牙机器人已成为口腔科医生“友好”的智慧助手,熟练运用它有助于提升口腔种植牙技术的智慧化水平,为美观精度高的复杂牙病患者带来更优质高效安全的就医体验。




科普知识



1
什么是口腔种植牙机器人?

口腔种植牙机器人由“脑”“眼”“手”三部分组成。“脑”是计算机及软件系统,自动进出口规划,一个脚踏完成手术及修复。“眼”是摄像头,0.09mm精度,可观察术中微动,红外线定位不受光环境干扰,每秒120帧跟踪及时。“手”是机械臂,灵活性强,实时补偿末端受力时的形变,应对复杂种植环境;适应阻力自动提拉,避免热损伤。



2
口腔种植牙机器人的优势特长是什么?

(1)“脑”功能强大:手术机器人的“脑”装着病人数据管理系统,方便医生更好地把控病人整体情况,同时还具有种植手术过程中必备的各类功能模块:包含图像显示、种植计划制定、制作导板、设计种植步骤、机器人运动控制和术后评估等。


(2)“手”灵巧微创:

即刻修复:机器人种植技术可以将种植体的位置精度控制在0.2~0.3毫米,根据规划位置、基台尺寸和临牙外形预制牙冠,在术中经过简单打磨或不处理即可直接佩戴,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手术次数。


无需翻瓣:在传统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将患者牙龈切开翻瓣,来看清牙槽嵴骨位置,以便直观地观察手术区域。机器人可直接控制手术位置,免去翻瓣过程,降低出血量和感染风险,术后无需缝合。


无需修整:人体牙齿骨表面不平,传统种植通常先在牙槽嵴表面打磨一个平面,避免受力不均导致种植偏向。口腔手术机器人的种植力反馈技术可帮助医生在牙槽嵴斜面上完成大角度种植,无需打磨修整,减少手术时间,降低患者痛苦,缩短术后愈合时间。


3
口腔种植牙机器人适用于哪些患者?


(1)单颗或多颗牙缺失患者


无论是因龋齿、牙周病等导致的单颗牙齿缺失,还是多颗牙齿缺失,只要患者牙槽骨条件基本满足种植要求,口腔种植机器人都能精准地将种植体植入合适位置,恢复牙齿功能和美观。


(2)对种植手术精度要求高的患者


对于一些牙槽骨条件较为复杂,如骨量不足、骨密度不均匀的患者,机器人的高精度定位和操作能有效避开重要解剖结构,降低手术风险,提高种植成功率。


(3)对手术创伤和恢复速度有要求的患者


口腔种植机器人手术切口小,能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损伤,术后疼痛和肿胀程度较轻,恢复时间相对较短,适合那些希望减少手术创伤、快速恢复正常生活的患者。


(4)心理上对手术有恐惧的患者


由于机器人辅助种植手术的精准性和稳定性高,能让患者在手术过程中感受到更高的安全性和可预测性,有助于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和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