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迁升级 赋能新篇丨中国—东盟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搬迁启用

来源:宣传科、心血管内科发布时间:2025-11-17 编辑:韦娜校对:何阳 审核:蓝飞燕浏览:



11月15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国—东盟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正式搬迁至中国—东盟医疗保健合作中心(以下简称“东盟楼”)。此次搬迁既是诊疗空间的优化升级,更是学科发展的关键节点,为医院打造辐射东盟的心血管诊疗新高地、全面提升心血管诊疗专科服务能级奠定坚实基础。


图片


搬迁后的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位于东盟楼15楼,启用仪式在新病区大厅举行。广西医科大学校长曾志羽,我院院长郑宝石、副院长黄锋,以及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医护人员参加。黄锋主持仪式。


图片
▲曾志羽校长致辞


曾志羽首先对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二病区顺利搬迁表示祝贺。他表示,东盟楼从立项规划到建成启用,历经数载耕耘,凝聚着每位一附院人的初心与坚守、智慧与汗水,是医院服务国家战略、深化中国—东盟医疗健康合作的重要载体,来之不易、意义深远。他希望大家以此次搬迁为全新契机,牢牢把握发展机遇,持续精进心血管诊疗技术、锤炼医疗团队、提升服务能级,推动心血管内科高质量发展,也为医院深化中国—东盟区域医疗合作注入更加强劲动力。


图片
▲郑宝石院长致辞


郑宝石表示,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涵盖心血管内科、心胸外科、导管手术室等核心科室,继此次内科系统顺利搬迁后,外科系统、手术室系统也将逐步迁入东盟楼,这不仅是诊疗空间的集中优化,更是学科资源整合、协同发展的重大里程碑。希望今后大家继续协同奋进,深耕疑难重症诊治领域,扛起广西及华南地区心血管疾病诊治的重任,也为我国面向东盟的医疗健康合作桥头堡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图片
▲黄锋副院长主持


图片


图片


在热烈的掌声中,领导们共同为中国—东盟心血管内科一病区、中国—东盟心血管内科二病区揭牌。


图片


图片

▲领导带队参观指导







心血管内科



图片
▲心血管内科一病区


图片
▲心血管内科二病区


广西心血管病研究所下设心血管内科(分心内一、心内二、心内三、CCU、老年心血管病区)、心胸外科、导管手术室、心脏超声、心电诊断、科学实验室等,集临床、教学及科研于一体。


其中,心血管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专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和广西临床重点专科,是博士和硕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博士后流动站,是我院第一批的品牌学科,在国内已具有一定影响力。学科是国家卫健委首批设立的冠心病、心律失常及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培训基地,是国家“一带一路”心脏介入培训基地、中国“胸痛中心”示范基地、中国心房颤动介入诊疗培训示范基地、中国心血管病专科护技培训示范基地,是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是国家标准化胸痛中心、房颤中心和高血压中心的卓越中心,是全国内科学规范化培训基地和广西唯一的心血管内科专科培训基地,是美国心脏协会心血管急救培训中心和国家心肺复苏学医教研科普基地。学科在广西牵头成立了广西心血管内科专科联盟、广西胸痛中心联盟、广西房颤中心联盟、国家心衰医联体广西中心、广西心衰中心联盟、广西心脏康复中心联盟、国家高血压专病医联体广西中心等专科联盟等。 


图片


图片


图片


学科设有冠心病、心律失常、结构性心脏病、心血管危重症、高血压、肺血管病和心力衰竭7个亚专科,拥有一支高水平的临床心血管专科队伍,支撑专科的发展。常规开展冠脉介入诊疗、射频消融术、起搏器植入(包括ICD和CRT)、左心耳封堵术、先心病封堵术、经皮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球囊成形术、大支架植入术、肾上腺疾病的介入诊疗术、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和经导管二尖瓣钳夹术(Mitralclip术)等各种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手术,介入技术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图片


图片


学科拥有许多高水平科研创新平台,如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国家放射与治疗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广西心脑血管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广西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精准医学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实验室)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团队项目等。学科每年均新获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基金多项,每年发表SCI论文50篇以上,曾获中华医学科技奖三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项、广西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项、广西科技进步奖二等奖3项、三等奖5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