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PARTY BUILDING

最新动态

《金色年华》:黄文秀式好青年——江淀淀

来源:发布时间:2022-01-06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2021年,为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对黄文秀同志先进事迹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进一步激励全区广大团员青年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黄文秀式好青年,为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贡献青春力量,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共青团广西区委、自治区党委区直机关工委、自治区扶贫办、广西日报社、广西广播电视台、广西青年联合会、中国电信股份公司广西分公司联合开展“致青春 为家国”——争做黄文秀式好青年主题活动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江淀淀同志入选“黄文秀式好青年”——爱岗敬业榜。




近日,《金色年华》杂志对江淀淀进行专题报道:请缨援鄂展巾帼风采。


在护理岗位上,她是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总带教、大内科总带教;在疫情防控一线,她是广西第二批支援湖北医疗队队员、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医疗队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她,就是同志们身边的“标杆”——江淀淀,曾获得2012年“广西五一劳动奖章”和“广西五一巾帼标兵”、2013 年“广西技术能手”、2020年 “广西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临危受命 勇担重任




2020年1月以来,全国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例数量不断增多,波及范围扩大,防控形势非常严峻。身处抗击疫情一线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江淀淀感到责任重大,她毅然放弃了回家团圆的机会,选择坚守在岗位上,时刻准备奋斗在抗击疫情最前线。2020年大年初一,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党委的号召下,江淀淀主动请缨援鄂抗疫。


▲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出发。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党委根据工作需要,2020年2月4日任命她作为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长、临时党支部书记,带领6位护理队员出发前往武汉开展新冠肺炎医疗救治工作。在经过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识培训和防护用品使用培训之后,江淀淀跟随广西第二批援鄂抗疫医疗队前往武汉,并进入了武汉第一所方舱医院。


▲江淀淀在武汉方舱医院内工作。


作为一名广西援鄂抗疫医疗队的队员,江淀淀说到这段经历时仍然激动万分:“驰援武汉是一名呼吸科护士,一名医护人员,更是名共产党员的职责。我们在武汉方舱医院内一共工作了36天,刚开始的时候,我们都很担心,因为不知道武汉的疫情发展到什么地步了,但我们更担心的是我们援鄂医疗队完成不任务,辜负了党和国家的期望。”

▲江淀淀与队友们在方舱医院战斗。


在武汉抗疫期间,江淀淀的主要工作是进舱护理患者。每位工作人员在进入方舱之前,都需要在潜在污染区消毒杀菌并检查穿戴好个人的防护用品。潜在污染区是一个只有几平方米的密闭空间,在每位工作人员进舱之前,江淀淀都会在这里检查他们的防护是否规范,精神面貌是否符合要求;工作人员出舱的时候,江淀淀也会指导和协助每个工作人员脱下防护用具,并尽量地减少和避免暴露的机会。



逆行出征,美丽绽放




抗击疫情,江淀淀自觉扛起重任,和同志们逆行出征,始终“战”在一起。2020年2月6日,在熟悉入驻医院的环境和工作流程,并进行了严格的感控培训后,当天晚上她就带领医疗队投入到紧张而忙碌的工作中——为病人办理入院手续、安排床位、分发生活用品、入院教育、测量生命体征,尽量满足患者的需求。“我带着她们来到这里,还要带着她们安全地回去。”江淀淀不仅时刻提醒自己作为临时党支部书记的领导责任,更是把专业感和职业感融人自己的血液中。


▲长期佩戴防护用品,江淀淀脸上留下的压痕。


在方舱医院期间,江淀淀始终坚持感控无小事,只有做好自我防护和落实感控要求,才能更好地保护医务人员和患者。2月10日,她转到A区的半污染区值班,负责指导和协助医务人员脱防护用品及垃圾分类、对护目镜消毒和转运工作。没过几天,她的负责态度和专业素养就得到了同行医护人员的信任和赞扬,甚至有几位C区医务人员专门到她负责的区域脱防护用品出舱:“因为你们A区有专职老师在这里指导我们,流程规范,我们放心!”


▲江淀淀在潜在污染区工作。


在她的带领下,每个护理队员都成为了“江淀淀”。“护士,我头晕,能否帮测个血压?”“护士,我的药吃完了,还有药发吗?”“护士,我什么时候复查CT和核酸检测?”“姑娘,我的电热毯不热,怎么回事?”“姑娘。我的口罩湿透了,能帮我换个吗?”——这是“江淀淀”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的护理需要。面对患者,除了进行医学治疗,给予患者及时科学的治疗观察,防止病情加重发展,她们更把耐心疏导患者心理作为自己的责任。江淀淀常提醒队员们:“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


由于方舱医院部分设施尚未完善,第一批人驻的队员们头天晚上就遇到了舱内大灯停电。作为当班护理组的组长,江淀淀立即采取应急措施,指导患者开床头灯和手机灯照明,安抚患者情绪,协助患者生活护理。在地面不平处放置凳子,提醒病人预防跌倒。22:30,在巡房过程中,一发热患者突然呼之不应,她立即给予患者平卧,给患者保暖,报告医生,及时向上级汇报。她还和值班人员们拿了一个空床的床头灯照明为患者监测生命体征、意识和瞳孔,始终守在患者的身边,最后一起用床单把病人搬送到120救护车送到定点医院进一步治疗。她们每天入舱4-6小时,每个护士平均负责护理20个病人。虽然工作强度大,体力消耗快,但看到患者逐渐康复、听到患者热情感谢,她和队员们内心就充满力量,更加坚定地投入到战胜疫情的工作中。




心中有光,砥砺前行



危时挺身而出、勇于担当;平时兢兢业业、踏实苦干。江淀淀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高度的责任意识、饱满的工作热情、务实的工作态度、把全身心投人到所热爱的护理事业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南丁格尔(护理事业创始人和现代护理教育奠基人)精神。


▲江淀淀细心照料病患。

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工作期间,她全心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危重病约2400人次,多次获得“患者最满意护士”荣誉称号。她积极探索老年呼吸慢病教育管理,为老年患者提供院内院外一体化延伸护理服务,提高老年呼吸慢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作为呼吸一区总带教、大内科总带教,她积极进行教学创新,在全院率先将形成性评价-mini-CEX量表(临床迷你演练量表)和 DOPS量表(临床操作技能直接观察法)改良并运用到临床护理教学和考核评价中,成效良好,并在全院推广应用;在科室组织开展品管圈、PDCA质量改善项目,效果良好,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成果在全院及至全区推广应用,2013年荣获广西护理品管圈大赛一等奖。

▲江淀淀在智能移动护理站查看病人信息。


此外,她在全区护理学习班授课12次,立项课题1项,发表论文4篇。她还积极参加医院及全区组织的各项比赛,在为团队争光的同时,也遇见了更好的自己。2012年参加广西区女职工岗位技能创新大赛,斩获了临床护理组第一名,全区女职工岗位技能创新大赛金奖。在全国第二届护理专业本科临床技能大赛中,她荣获“优秀指导老师”称。

2016年获得医院第九届青年教师授课比赛一等奖;2017年获得医院临床护理技能竞赛个人一等奖、团队二等奖;2018年获得自治区“针刺伤防护一说出背后的故事”演讲比赛二等奖;2019年她参加中华护理学会举办的全国慢病管理演讲比赛,荣获全国一等奖。



在医院的大熔炉中,江淀淀坚定了自己的专业追求;从患者的笑容中,她读懂了奉献的乐趣;从患者的感谢里,她体会到护理的价值和内涵,这就是她对护士事业的热爱。她深刻认识到,每一次的美丽绽放,都离不开国家、医院、领导老师们的培养和支持。


心中有光,砥砺前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