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园地

PARTY BUILDING
清廉医院建设

不到15分钟,“生命线”一次打通|我院完成广西首例“肿瘤+高颅压”3CG磁导航PICC置管新技术

来源:肿瘤内科、护理部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小组发布时间:2025-08-02编辑:谭凌宇校对:蓝歆旻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8月1日下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静脉治疗专科护理团队在超声引导下,用不到15分钟的时间,顺利完成广西首例“肿瘤与高颅压双重威胁”患者的3CG磁导航PICC置管新技术,一次性让导管精准到达目标区域(上腔静脉-右心房交界)。这标志着我院护理技术再跃“毫米级”精准台阶,为守护患者血管通路开辟了一条更加“高效安全直达”的新“生命线”,广西静脉治疗从此进入“实时可见的精准导航”时代。


当天,50岁的周女士(化名)因“头痛头晕1周余”经我院急诊科接诊后转入肿瘤内科住院治疗。经检查确诊“肺癌伴多发脑转移”,受到肿瘤与高颅压的双重威胁,情况紧急,必须为她尽快启动化疗联合脱水降压治疗。而纤细脆弱的血管、对疼痛的高度敏感,又让她对“打针”心生恐惧。


为了让定位“更精准”、治疗“少等待”、痛苦“更小些”,我院肿瘤内科医护团队决定为她实施一项静疗护理新技术——3CG 磁导航PICC置管


图片


置管操作由我院静脉治疗护理专科组组长、肿瘤内科一病区护士长陈国连指导。3CG磁导航的“实时精准护航”,仿佛给导管尖端装上“GPS”,我院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叶将霞主管护师得以全程清晰地看见导管尖端在血管内的走向和心电图波形变化,在短短15分钟内一次性精准地为周女士成功留置一根细长的耐高压PICC(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置管)。这比传统PICC置管平均2小时的耗时缩短近90%,为血管条件差、痛觉敏感又急需静脉治疗的周女士赢得了“黄金时间”。


图片


“这次打针的体验比之前的好。”周女士说。这条“高效精准安全的隐形生命线”,让周女士的抗癌之路从第一滴药液开始,就“走在”了更清晰精准的方向上。


图片

3CG磁导航技术下,可视化导管尖端进入上腔静脉过程显示图


图片


据介绍,3CG磁导航技术的装置包括显示器、传感器等配件,整合了“超声引导+磁场定位+腔内心电图追踪”3大模块,相当于传统心电定位的“升级版”,构建起三维血管导航系统,使导管置入过程精准可控,进一步降低置管的异位率和感染风险。 


精准导航,生命至上。作为广西三甲医院最早成立的静疗团队,我院始终对标国内顶尖水平,持续领跑区域静疗技术。“此次3CG磁导航PICC的成功实施,不是终点,而是新的起跑线。”陈国连表示,团队将以点带面,逐步在全院推广3CG磁导航PICC技术等护理新技术,让每一根导管都成为“看得见、调得准、用得久”的生命通道为患者带来更优质安全、高效可及的护理服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