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医学模拟中心 唐璟群发布时间:2025-08-26编辑:谭凌宇校对:曾雨珊审核:蓝飞燕点击: 次
8月19-22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学模拟中心顺利举办首期虚拟现实情境案例实战教学师资培训班,共吸引来自胃肠腺体外科、肝胆外科、心胸外科、小儿外科、泌尿外科、结直肠肛门外科、儿科、呼吸内科、消化内科等多个科室的34名骨干教师参加。医学模拟中心主任龙禹主持开班式。
培训紧紧围绕“深化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合”的主线,以“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为核心,依托我院医学模拟中心先进的虚拟现实教学平台,采用“理论授课+模拟实操+课程评价+考核评估”一体化教学模式,聚焦腹腔镜、支气管镜、泌尿内镜、消化内镜四大关键技术,创新引入AI作为智能教育助手,旨在推动教师数字素养全面提升,构建更具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智能教育新课堂。
▲胆囊切除手术:虚拟导师运用可视化符号进行指导,手术过程每一手术步骤、重要知识以及关键的手术技巧,同时匹配临床录像分步指导手术训练。
4天的密集培训里,参训教师通过AI驱动的虚拟现实教学平台,系统掌握四大内镜技术的教学理论与实操方法。AI系统实时监测学员操作数据,提供个性化反馈,帮助教师精准识别教学重点与学员薄弱环节,动态调整训练难度,实现因材施教。同时,智能虚拟病例、并发症和复杂临床场景,有效激发了学员的高阶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实现从“机械操作”到“临床思维”的教学升华,也推动实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深度学习循环。
据介绍,临床上不易在病人身上练习的有创性操作,可在虚拟病例和模拟器上零风险、反复训练。智能虚拟病例和并发症场景,激发了学员的高阶思维和临床决策能力,加速高水平微创内镜住培和专科医师的批量培养。
▲人工智能赋能医学技能教学,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参训教师纷纷表示,AI技术的引入不仅没有取代教师的作用,反而放大了教师的教学效能:教师能够从重复性示范中解放出来,更专注于引导、启发和评估,真正体现了“AI辅助、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现代教育理念。AI虚拟教育者创造了独特的学习体验,帮助学生主动建构知识体系,形成“操作—反馈—反思—提升”的深度学习循环,有效提升了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
▲系统实时记录“时间-路径-误差-力反馈”4 维数据,自动生成反馈报告。
本次培训积极响应国家“全面促进人工智能助力教育变革”战略部署及广西“人工智能教育应用场景建设”有关要求,是我院推动“人工智能+医学教育”深度融合的重要实践。我院将以首期培训为契机,定期举办系列培训班,打造更多以AI为驱动的高质量医学教育场景案例,培养一批掌握AI教学方法的标准化、同质化VR模拟师资队伍,推动智能医学教育生态系统的构建,使AI技术真正成为赋能医学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和“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