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文章

电子烟是戒烟神器?真相是......

发布时间:2020-01-08来源:点击:

分享到:
明知吸烟有害健康,戒烟屡败屡战


每次下狠心戒烟,克制自己
但是身体的种种“不良反应”
让很多烟民难以承受,最后选择继续吞云吐雾




于是大家上网反复搜索
很多人选择电子烟替代传统厌倦
美其名曰,电子烟无害,还是戒烟神器



电子烟同样也会产生有毒物质危害身体健康
之前我们也曾经报道过医院收治的一个案例



    


吸烟尤其是电子烟要哪些危害?
电子烟到底能否帮助我们戒烟呢?
我们该如何正确戒烟?
今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白晶教授为您解答
专家介绍

白晶 教授 博士生导师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医学科博士。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全国委员、中国戒烟联盟理事、广西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烟草病学组副组长,从事慢性肺部炎症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近年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广西自然科学基金2项,发表SCI论文多篇。





吸烟吸进7000种有毒化学物质

别看小小的烟草可在股掌之间,但对于吸烟者的身体,绝对是“深水炸弹”。烟雾中含有会对环境造成毒害的7000多种毒性化学物质,其中包括69种人类致癌物质。虽然烟雾可能是看不见和无味的,但它可以在空气中徘徊长达五个小时,使那些接触者面临肺癌、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肺功能降低的风险。

长期吸烟可损伤到几乎所有人体器官,常见有呼吸系统疾病(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等)、肿瘤,心脑血管疾病、2型糖尿病、男性勃起功能障碍、胎儿发育异常等。

更加可怕的是,这些伤害,吸烟者几乎当时感觉不到。一般要在吸烟10年后,甚至20年后才能有感觉。吸烟者寿命比不吸烟者少十年。全世界每年因吸烟死亡人数约高达600万,每6秒就会有一人死于烟草相关疾病。







电子烟也是危害不浅


电子烟烟液通常含有尼古丁、调味剂以及如丙二醇等有助于制造气溶胶的化学物质,其产生的气溶胶中通常含有二元醇、醛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多环芳烃、烟草特有亚硝胺、重金属、硅酸盐颗粒和其他成分,对人体存在健康风险,并非像很多营销宣传的仅仅是“水蒸气”而已。不同电子烟的成分可能会有很大不同,部分产品存在尼古丁含量标识也不准确。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显示,随着使用电子烟的增加,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的风险将会增加,同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及一些与吸烟有关的其他疾病的风险。


同时,电子烟的电池和加热装置可以导致火灾或爆炸。




电子烟严重危害青少年健康

电子烟更严重的危害是对青少年,燃烧过程中释放的一些物质会对大脑发育造成影响。吸电子烟的青少年在尝试过这种尼古丁带来的愉悦感后,往往会进一步尝试卷烟,以获得更大的愉悦,从而转为真正的卷烟烟民。


目前,电子烟使用率在青少年人群中呈明显上升趋势。如果放任自流,失于监管,电子烟极有可能沦为青少年吸烟的“诱饵”,导致青少年过早吸烟。电子烟一旦形成规模,必将严重危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电子烟绝非戒烟神器

传统的香烟是通过火焰燃烧,产生烟雾并吸入体内。而电子烟是利用电流给发热丝加热,从而使烟雾气化,形成蒸汽物。电子烟虽然不是添加的烟丝,但它仍需要添加烟油,烟油中同样存在有害物质,比如香烟中的尼古丁,电子烟中一样存在,另外还有多环芳香烃、多溴联苯醚、甲醛等有害物质;吸入电子烟中的有害物质也会影响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不建议以电子尼古丁传送系统为戒烟辅助手段。


专家表示,尚未有科学证据证明,吸烟者使用电子烟达到了戒烟目的,也没有权威机构对电子烟的戒烟效果进行评估。


电子烟还让吸烟者出现了卷烟、电子烟双重使用的后果。专家分析,对大量吸烟者来说,电子烟只是减少了卷烟使用,但同时也加剧了尼古丁依赖,反而使戒烟更加困难。



如果复吸了,要做好这三件事情

先找复吸原因、求教戒烟成功的朋友、求助专科医生


戒烟

门诊

千好万好,戒烟最好

 科学戒烟 ,医生帮忙


烟瘾分为生理上的瘾和心理上的瘾。生理上的瘾会随着时间慢慢淡去。但心瘾却是以后是否复吸的关键因素,需要有专业的人和方法指导。帮助戒烟,向专业人士或医生求助才是戒烟者最好的选择。


中国各大医院均建立有戒烟门诊,帮助吸烟成瘾患者使用科学方法戒烟,使用专业戒烟药物,缓解戒烟过程中的戒断症状,解除尼古丁依赖,结合临床医生的咨询和指导,可显著提高戒烟成功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开设了戒烟门诊,对吸烟者进行评估,包括吸烟情况、成瘾情况和戒烟意愿等,针对个体情况制定个性化戒烟治疗方案,包括处方戒烟药物、进行行为干预、提供戒烟咨询等。


地址:门诊大楼三楼

戒烟咨询电话:0771-5575890


内容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广西广播电视塔台、宣传科、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扫一扫 手机端浏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