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老年心血管内科 刘艳丽发布时间:2019-05-05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患者男性,53岁,因“反复气促、胸闷8年,再发加重2月”入院治疗。患者诉8年前无明显诱因下出现气促、胸闷,主要为心前区闷胀感,持续约数小时后可自行缓解,气喘与活动有关,活动耐量下降。行心脏超声等相关检查,考虑为肥厚性梗阻型心肌病可能,老年心血管内科团队与患者沟通后,决定行手术治疗。
手术团队由老年心内科何燕教授、心脏超声科吴棘教授及老年心内科刘艳丽副教授及刘强教授组成,手术用时仅3小时,术后患者左室流出道压力阶差下降超过50mmHg,胸闷不适等症状明显改善。这一手术的成功开展也标志着我院的电生理水平再上新台阶。
因心脏室间隔异常肥厚,引起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肥厚型心肌病在我国成人发病率为2‰,是青少年心脏性猝死最常见的原因之一。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药物治疗作用非常有限,早期诊断及治疗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肥厚型梗阻性心肌病的腔内超声指导下行梗阻部位射频消融治疗是近几年国内外的研究前沿,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心脏中心在开展此项技术。这类手术具有精确定位梗阻部位、减少传导阻滞等并发症并同时实时监测心腔内压力,可以及时监测手术效果,具有安全,有效及并发症少等治疗策略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