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可怕的两岁丨宝宝老说“不”怎么办?如何应对第一个叛逆期?

来源:发布时间:2020-08-11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宝爸宝妈们有没有发现
2~3岁的宝宝开始学会说
“不要”“不好”“不行”
这些叛逆行为是人生第一个叛逆期的表现
宝宝叛逆期到底为何会产生?
宝爸宝妈们又该如何应对?
图片


图片
为什么宝宝喜欢和家长对着干?

家长不必担心,其实这是一个非常正常的现象,心理学上叫“第一反抗期”,也叫“可怕的两岁”。

孩子到了两岁,慢慢发现自己是有力量的,不再是一个言听计从的小宝宝了,他可以用自己的语言、行为去测试和挑战周围的权威,所以他会屡试不爽,反复地说“不”,对家长进行反抗。

这是一个宝宝自我意识发展、人格独立的过程,他们喜欢说“不要”,是想通过自己做决定来体验和证明“我自己可以说了算”,这种自主感的表达,对人格发展非常重要,会让宝宝真正成为自己,并体会到自己在环境中的力量和重要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家长应该怎么做?

1.摆正心态,接受宝宝的转变

对于宝宝反复说“不”这样的现象,家长首先从心理上不要焦虑,要理解和接受这是一个正常现象,不要粗暴地将这些现象归类为孩子变得不乖、不听话。

2.适当地成全宝宝

家长应该给宝宝一定的界限,在界限之内给他说不的权利。举个例子,家长叫宝宝不要玩水,宝宝说“不,我就要玩水”,家长应该给他一个安全的界定,比如不能在客厅玩水,但可以在洗澡时玩,或是在阳台、洗手间弄一盆水随意玩。宝宝在界限范围之内既得到了满足,又很开心,这时候他就不会强硬地说不了。

图片


家长要避免事事习惯性地指挥或者要求宝宝去执行,可以给宝宝思考、选择和做决定的机会,对于他的自主感发展很有意义,让宝宝知道自己也是有影响力、有力量的,在界限范围内给他保留说不的自由,有助于宝宝个性的发展。

如果我们一味地打压,可能宝宝会变得脾气暴躁,或者是唯唯诺诺,宝宝可能会变得不够自信、不敢表达自己,对别人言听计从。


图片
医生说:
我们不能一味地打压孩子,但也不能纵容和过度授权,一些日常惯例的事情,例如刷牙、洗澡,不需要事事都去问宝宝;

涉及原则性的问题,例如有安全隐患的事情,即便孩子哭闹,家长也一定要坚持原则,宝宝说不行、不是、不好,未必是他真的不愿意,只是他觉得这样子是体现自己能力的一种试探。

我们要从跟宝宝日常的讲话和行为上做一些改变,比如不要和宝宝说“好不好”“行不行”,而是直接地简短地命令,这样他就没有说不的机会。

图片


另外,这个阶段的孩子除了爱说不,还喜欢和大人对着干,专家说有可能是因为宝宝没有完全听懂大人说的话,对语言的处理存在困难。

我们要用一些积极的、正性的表达来代替一些否定的内容,比如不要说“宝宝不要去厨房”,改成说“宝宝你可以去客厅玩”这样的句式,尽量少用否定的指令或是可供选择的选项,这样宝宝不容易产生疑惑。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家长一看到孩子和自己对着干就容易发火,但是大人总是发火,很容易把矛盾升级,甚至导致孩子将来处理问题时也养成爱发脾气的习惯。换一种心态、换一种说话方式,会收获不一样的效果。



医生介绍


图片

尤美娜,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理卫生科主治医师,医学硕士,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擅长儿童青少年精神心理问题的诊治。


出诊时间:周一下午、周二上午

图片



内容来源:心理卫生科、广西广播电视台超级点子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