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保暖神器”竟成“烫人神器”?切莫过度取暖,远离低温烫伤

来源:发布时间:2019-12-03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冬天到了,

不少取暖的物件儿又解开封印了。

暖水袋、电热器、电热毯...

但是取暖的同时,也要小心烫伤!

烫伤后如何正确急救?如何避免烧烫伤?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李德绘主任医师为您解答


专家:李德绘

● 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原因引起的烧伤,严重烧伤救治,烧伤后疤痕及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功能修复与治疗。



何为低温烫伤?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热源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44℃的热源持续6小时,也会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烫伤后,正确的急救方法是什么?


01

——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冲的时间越早越好。


02

——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03

——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04

——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对于面部烧伤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05

——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Ⅰ度烫伤(烫伤的皮肤发红、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烫伤皮肤颜色逐渐消退,皮肤脱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处理。Ⅱ度以上的烫伤(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水泡)应送医院处理。

记住五个字:冲、脱、泡、盖、送!


这些民间偏方不可信!

图片

1. 抹红药水,无法看烫伤程度

烧烫伤后医生先要根据皮肤的颜色和质地,来判断烧烫伤的深度和面积,以确定下一步治疗方案。如果使用红药水、紫药水会将烫伤部位染色,医生难以判断烧烫伤程度。


2. 贴创可贴,可能加深创伤

创可贴是用来处理小创口外伤,如果用于烧烫伤口,使用过程中会把受损表皮或刚生长的新鲜组织撕裂,加深创伤。同时烧烫伤后周围组织会出现肿胀,创可贴粘太紧会造成血运不畅,出现更严重损伤。


3. 抹牙膏,容易造成感染

敷在伤口上面的牙膏没有经过严格的药用杀菌,很不卫生,有可能还有利于细菌的生长,其他一些不对症的药膏也会对伤口起到副作用,反而使创伤面更容易受到感染。到了医院后,不但会影响医生对烧伤程度的诊断,在清洗过程中,也会给伤者增加不必要的痛苦。

图片



避免烧伤烫伤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冬季使用热水袋保暖时,热水袋外边用毛巾包裹,手摸上去不烫为宜。注意热水袋的盖一定要拧紧,睡觉时最好不用热水袋,以免烫伤。

二、洗澡时,应先放冷水后再兑热水,水温不高于40℃。热水器温度应调到50℃以下,因为水温在65℃~70℃时,两秒钟内就可能使幼儿严重烫伤。

三、暖气和火炉的周围一定要设围栏,以防孩子烫伤。

四、不要让孩子轻易进入厨房。

五、将可能造成烫伤的危险品移开或加上防护措施。如热水瓶、熨斗等电器用具要放在孩子够不到的地方。桌子上不要摆放桌布,防止小儿弄倒桌上的饭菜、热汤水而烫伤。

六、家庭成员要时常提醒孩子,自我防烫伤。

七、高龄老人或行动不便的老人要多照顾,多关心,远离水火。



内容来源:烧伤整形外科、宣传科、广西新闻频道、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