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
不少取暖的物件儿又解开封印了。
暖水袋、电热器、电热毯...
烫伤后如何正确急救?如何避免烧烫伤?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专家:李德绘
● 烧伤整形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
●擅长各种原因引起的烧伤,严重烧伤救治,烧伤后疤痕及各种皮肤软组织缺损的功能修复与治疗。
低温烫伤,是指皮肤长时间接触高于体温的低热物体而造成的烫伤。接触70℃的热源持续一分钟,皮肤可能就会被烫伤;而当皮肤接触44℃的热源持续6小时,也会造成烫伤,这种烫伤就叫做“低温烫伤”。低温烫伤的温度一般在44-51℃,皮肤损伤程度与温度、接触时间成正相关。
冲——立即脱离热源,用流动的冷水冲洗伤面,降低伤面温度,减轻高温进一步渗透所造成的组织损伤加重。冲的时间越早越好。
脱——冲洗后,再小心除去衣物,必要时可以用剪刀剪开衣服,并保留粘住的部分,尽量避免将水泡弄破。千万不要强行剥去衣物。
泡——对于疼痛明显者可持续浸泡在冷水中10-30分钟。此时,主要作用是缓解疼痛。
盖——使用干净或无菌的纱布或棉质的布类覆盖于伤口,并加以固定。对于面部烧伤者,宜采用坐姿或半卧位姿势,将清洁无菌的布在口、鼻、眼、耳等部位剪洞后盖在面部。
送——送医就诊,寻求医生的救助。Ⅰ度烫伤(烫伤的皮肤发红、不起水泡,表面干燥,2~3天后烫伤皮肤颜色逐渐消退,皮肤脱屑,三五天即可痊愈,一般不留疤痕)可在家处理。Ⅱ度以上的烫伤(经冷却治疗一定时间后,仍疼痛难受且伤处长起水泡)应送医院处理。
记住五个字:冲、脱、泡、盖、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