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医科全说】深静脉血栓——“沉默的杀手”

来源:发布时间:2019-03-13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图片


说起血栓大家都知道是一种可怕的疾病,比如血管堵塞导致的脑血栓、心肌梗死等等,轻者会半身不遂,重者则会导致死亡。在血栓这个疾病当中,有一种状况是发生在深处的肌肉或骨组织包裹的静脉血管里的,称之为深静脉血栓。在全球范围内每年大概有300万人死于深静脉血栓,这种隐藏在肌肉深处的深静脉血栓不发作的话也不会有什么症状,但是一旦发作后果极为严重。


图片


深静脉血栓是怎么形成的?深静脉有了血栓之后该怎么办?是不是都需要通过手术来进行治疗?为什么坐飞机和怀孕也是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高危因素?深静脉血栓一旦诊断,该如何治疗?深静脉血栓介入治疗后会复发么?是不是还需要长期吃药?

本期《医科全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管外科主任覃晓为您解答。

本期视频链接



图片

覃晓 主任医师

 血管外科主任

● 擅长主动脉夹层、腹主动脉瘤、下肢动脉疾病、深静脉血栓、血管损伤等的手术和介入治疗。



什么是静脉?

人体的静脉可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简单的说,浅静脉位于皮下浅筋膜内,我们常常看到的所谓“青筋”即是浅静脉。而深静脉又称伴行静脉,常常和动脉及神经伴行,被肌肉或骨组织包裹,人体表面是看不到的。

人体的静脉是引导血液回流至心脏的管道。浅静脉及深静脉之间通过很多的血管互相交通,静脉血先由浅静脉收集,继而汇入深静脉,回流至心脏,最终参与肺循环和体循环。就好比回心高速公路及普通公路一样,深静脉是高速公路,浅静脉是普通公路。

图片


什么是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类似我们平时市场上看到的“猪红、鸭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除少数能自行消融或局限于发生部位外,大部分会扩散至整个肢体的深静脉主干,阻塞回流,引起下肢肿胀,若不能及时诊断和处理,血栓极易发生脱落,并随血液循环进入肺动脉,继而可导致肺栓塞。

肺栓塞常见的临床症状有呼吸困难、胸痛、咯血、晕厥等,重者可表现为低血压、休克、甚至猝死。

图片


出现哪些症状要注意

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出现了下肢肿胀,伴有呼吸困难、胸闷等症状,又存在外伤、手术、肿瘤、妊娠、瘫痪等高危因素的时候,要高度警惕,应该及时到正规的医院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





图片

什么原因导致深静脉血栓?

深静脉血栓形成有三大因素:

1.血流淤滞;

2.血管壁的损伤;

3.血液的高凝状态。

图片

血流淤滞:如:长期卧床的瘫痪病人,下肢长期不活动,可想而知下肢的血流速度明显减慢。比如脑梗塞、脑出血、外伤制动病人,或坐长途飞机。


血管壁的损伤:在实际生活及临床中,静脉血管壁的损伤十分常见。比如:外伤、烧伤、输液、化疗、中心静脉穿刺等。

图片

血液的高凝状态:常见于肿瘤,妊娠、长期服用激素或避孕药,一氧化碳中毒等。这些都可能导致血液高凝。

总的来说,长期卧床、静脉卡压、外伤、手术、妊娠、使用激素和避孕药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深静脉血栓形成。


内容来源:血管外科、广西广播电视台、宣传科 综合整理 图片来自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