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经外科 宣传科发布时间:2019-01-23编辑:周全 石鹏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2019年1月10日,我院神经外科成功完成首例神经导航辅助内镜下海绵状血管瘤切除术,这在广西是首次报道。
21岁的小琳(化名)是一名在校女大学生,近1个月来感觉头晕头痛,视物模糊,但她未在意。随即小琳的病情逐渐加重,直至发展到神志淡漠,剧烈呕吐才到医院就诊,急诊头颅CT显示颅内两处出血病灶,其中一处在右侧丘脑并累及中脑,压迫中脑导水管导致梗阻性脑积水,于是家人赶紧将小琳转到我院治疗。
小琳入院后,我院神经外科主任黄玮教授非常重视,组织科室专家进行了集体讨论。经造瘘后患者神志恢复,病情缓解,行磁共振检查示右侧丘脑、中脑区及左侧脑室后角区均有占位性病变,考虑为海绵状血管瘤。
海绵状脑血管瘤是血管畸形的一种,由于肿瘤处于丘脑、中脑,病变位置深,手术难度极大,风险高,一有不慎便会导致患者术后昏迷或偏瘫,而且还有可能切不干净,术后残留导致复发。传统的开颅手术方式创伤大,入路困难。
经神经外科专家充分讨论,制定缜密计划后,决定采用最新的技术——神经内镜经颅手术方式。手术由神经外科周全主任医师主刀,黄光翔副主任医师担任一助,使用神经导航精准定位,在内镜下经幕下小脑上旁正中入路切除累及丘脑和中脑的海绵状血管瘤,同时内镜下经套筒完整切除左侧脑室后角的病灶,经过神经外科、麻醉科、手术室等团队协作努力,手术顺利。术后一天,小琳的神志就清醒了,四肢活动正常,无颅神经功能障碍。经过1周的康复,小已经可以下床活动了,脸上又重新浮现灿烂的笑容。
周全主任医师介绍说,神经内镜经颅手术是近几年飞速发展的新技术,相比传统的显微镜手术来说,具有深部照明好,视角广,无盲区,无须牵拉,创伤小,可以经过窄小的自然间隙进行,尤其适合脑深部和颅底病变的切除。用内镜经该入路手术在我院是首次开展,手术的成功,得益于神经外科和手麻科室团队的默契配合,未来随着该技术的进一步成熟发展,将造福更多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