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心胸外科方晨发布时间:2018-09-14编辑:(院办谭凌宇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近日,我院心胸外科团队又成功为一名48岁年轻男性患者实施了全动脉化搭桥手术,目前患者恢复良好,已开始康复锻炼。
领先国内,全动脉化搭桥术填补区内空白
48岁的张先生因胸闷、心悸来我院就诊,入院诊断为冠心病,三支严重病变,需要行冠脉搭桥术。考虑患者年龄较轻,为提高远期疗效,科室讨论后决定为患者行全动脉化搭桥术。手术于2018年9月6日进行,术中采用左乳内动脉及双侧桡动脉搭桥三根,手术顺利,术后当晚患者已脱呼吸机拔除气管插管。这已经是从今年三月份开始我科在武汉大学中南医院陈绪军主任指导下成功完成的第五例全动脉化搭桥手术,填补了区内全动脉化搭桥的空白,目前我科此项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什么是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
据悉,全动脉化冠脉搭桥术,指的是搭桥的“桥血管”皆为动脉桥。作为搭桥的移植材料,国内外大部分心脏中心最常选用乳内动脉+大隐静脉。这是因为大隐静脉取材容易、有足够的长度、口径大、易吻合。但术后,随着时间推移,静脉内膜因为动静脉血流压力的不同易发生病变,管腔变窄,影响手术效果。根据国外大的心脏中心统计,大隐静脉5年后的通畅率为75%,10年为40-50%。左乳内动脉是最常选用的动脉搭桥血管,它在搭桥后1年的通畅率为99%,10年通畅率95%左右,20年也可达到90%。因此,使用动脉与静脉搭桥,两者的优劣显而易见。在2018年的美国胸心外科学会年会(AATS)上,大部分与会专家都认为使用桡动脉进行搭桥与使用大隐静脉相比可以使死亡率降低,大大增加远期桥血管通畅率。
冠心病呈现低龄化,全动脉化搭桥术的优势突出、疗效显著
据心胸外科主任郑宝石教授介绍,由于现代人受饮食习惯的改变,缺乏锻炼、工作环境压力大等因素影响,使冠心病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很多四十岁左右的中青年人即出现严重的冠心病需要做搭桥手术。全动脉化搭桥术,与常见的动静脉混合搭桥术相比,其具有更高的远期通畅率、显著减少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及降低再次手术率,尤其适合相对年轻的冠心病患者。但由于动脉桥血管材料来源相对有限、获取难度偏大、手术操作较复杂,对围术期的动脉桥的保护及处理要求甚高,特别是防止动脉桥痉挛。高难度的技术要求使得全动脉化搭桥在国内外使用率不高,但近年来,由于其动脉桥血管远期通畅率的良好疗效逐渐被认知,国内外大的心脏中心都逐渐提高了全动脉化搭桥治疗冠心病的比例。
目前国内仅有少数几家医疗机构可以开展此类手术,全动脉化搭桥新技术在我院的成功落地标志我科冠心病治疗技术紧追国际水平,我们更加期待该技术能给更多的冠心病患者特别是年轻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带来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