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部

一、学科概况: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作为集药品供应、药学服务、科研和教学为一体的综合性技术服务部门,是医院医疗服务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室下设药库、住院部药房、门诊药房(涵盖急诊药房、儿科药房、干部保健药房、感染性疾病药房)、临床药学、静脉用药调配中心、制剂室等6个实体组及科研科普组。

科室拥有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系统、个体化用药基因检测仪、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快发自动设备、单剂量摆药机、核包机、智能贴签机、智能分拣机、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临床药师工作站等一系列先进设备和系统,为精准药学服务提供了坚实支撑。在学科影响力方面成绩斐然,2015年-2023年,“临床药学”在复旦榜华南地区专科声誉排行榜连续九年位居第4名、广西第1名,2020年以第一名优势入选广西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药学部是博士、硕士学位带教点,同时也是卫生部首批ADR重点监测医院、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联盟成员单位、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紧缺人才临床药师培训基地、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等众多专业基地和成员单位,还担任中国老年保健协会药学实践研究专委员主委单位、广西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牵头单位、广西医院协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西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循证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广西药师协会特殊人群药学服务专业委员会、药物警戒专业委员会、智慧药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等多个重要角色,彰显了科室在行业内的领先地位和广泛影响力。

科室秉承“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合理用药为核心,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经济的药学服务,努力打造成为国内地方一流的药学专科。

二、专业人才济济:

药学部现有药学技术人员162人,其中博士20人(在读4人),硕士70人,学士62人;正高职称11人,副高职称23人,中级职称92人;现有第三层次人才1人,第四层次人才2人,第五层次人才1人;专职临床药师24人;高校教师资格55人,博士研究生导师2人,硕士研究生导师21人。专业的人才队伍为科室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三、专科特色鲜明:

1.个体化给药与精准治疗:在国内开创先河,成功建立了万古霉素成人及儿童群体药物动力学模型并应用于临床个体化给药方案制定,参与开发可在电脑端和手机端实现快速个体化用药的决策辅助系统,为临床合理用药及个体化给药提供了创新技术和方法。于1984年开展治疗药物监测(TDM)工作,是广西最早开展此项工作的医疗机构,现监测药品品种35种,年监测量在2万例以上。

2.临床药学服务:2003年率先在广西开展专职临床药师工作,深入病房提供药学服务。2006年获得卫生部临床药师培训基地,2025年获得中华医学会临床药师培训基地,均为广西首个获相应基地的医院。现有专职临床药师24人,其中中国医院协会带教师资16人,中华医学会带教师资5人,已为全国各地累计培训 250余名临床药师。临床药学服务覆盖内、外、妇、儿及重症等临床科室,多年来积极参与疑难、危重病人及MDT的会诊和救治,2024年在区内率先开展覆盖14个病区的临床药师驻科试点工作,年会诊量突破1万例。此外,还开展药学门诊及互联网医院药学服务,线上线下为患者提供药学咨询及精准用药服务。

3.循证药学服务:自2012年开展循证药学服务以来,为处方/医嘱前置审核、药学会诊、处方/医嘱点评以及患者的用药咨询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支撑,确保药物治疗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4.药品不良反应(ADR)监测:2001年,广西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在我院挂牌成立,2013年,我院牵头成立了广西临床安全用药监测网,对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用药错误(ME)、药品损害事件进行监测。此外,我院是卫生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的第一批成员,为保障患者用药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

5.医院制剂开发与供应:目前,我院制剂室有70多个品种,其中肾福康胶囊、软坚护肝片、舒血灵胶囊、骨奇泰搽剂、肤宝乳膏、糅酸软膏、苯海拉明糖浆、祛痰合剂等深受患者欢迎,满足了不同患者的用药需求。

6.静脉用药集中调配服务(PIVAS):全面铺开 PIVAS 药学服务,范围覆盖全院所有病区的长期、临时医嘱。静脉用药实行集中配置后,有效提升了输液成品的质量,保障了临床静脉用药的安全。

7.处方前置审核:2020年以来,全面启用合理用药监控系统,即处方前置审核系统上线,实现“智能审核 + 药师复核”的智慧处方前置审核模式。该模式改变了以往事后审核的方式,医生开具处方后,系统自动拦截不合理处方,问题处方经药师审核通过后方可缴费、取药,保障了患者用药安全。

8.落实教书育人:2012年开始承担药学、临床药学方向教学任务,目前承担本科及研究生课程8门,年带教350学时以上,并为区内各医学院校的实习生、见习生进行带教,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药学专业人才,为医药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生力量。

9.开展药学科普:累计开展药学科普培训10余场,为区内外培养了大批科普人才;积极开展药学科普进社区、进农村、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五进”活动,累计开展科普宣教/义诊活动80余场,在各级各类平台发表科普文章200余篇,科普视频50余部;出版发行科普专著《“药”知道,生活中的合理用药》,提升了公众的健康素养。

10.开展药品邮寄业务:2023年以来,开通“本院制剂在线门诊”业务,患者足不出户即可实现院内制剂的线上开具及快递配送服务;2025年,在线门诊药品开具范围进一步扩大至500余个品种。此外,代煎中药、中药膏方等实现南宁市内免邮费配送,为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用药服务。

四、学术研究领先:

目前学科以价值药学为导向,以药学实践研究为抓手,以临床药学、医院药学、院内制剂作为重点研究方向,紧密结合临床开展科研工作。近五年累计发表SCI论文50余篇,核心期刊论文100余篇,主参编教材10余部,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资助10项和省部级基金课题资助20余项,厅局级课题50余项,成果奖多项。

专科研究方向聚焦前沿领域:

1.精准治疗和个体化用药:主要进行治疗药物监测,个体化药物治疗,抗菌药物合理应用和抗肿瘤与镇痛药物合理用药的研究,为精准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2.循证药学与实践研究:以循证药学理念为核心,结合药学学科特点,通过系统整合最佳证据、药师专业经验和患者需求,优化药物治疗决策及药事管理实践,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3.药源性疾病与不良反应监测:主要开展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与安全性评价、药品上市后再评价以及药物利用研究,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4.药物新制剂开发:主要进行新型药物制剂开发、生物制剂的研究、中药及壮瑶药制剂的开发,医院制剂的成果转化等,推动药学领域的创新发展。

药学部相片1.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