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子宫内膜薄,怎么处理才能好孕?这两个简单易行的办法能帮到你

来源:发布时间:2021-05-05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图片

在自然界,没有好的土壤和环境
种子就没法顺利生根发芽
其实怀孕也一样

图片

子宫是宝宝在妈妈体内生长发育的地方
内膜就是孕育生命的土壤
土壤是否肥沃对于怀孕至关重要
今天,我们就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生殖医学研究中心符晓倩博士
来详细了解子宫内膜
图片
图片
为什么子宫内膜会薄?


1.超半数的子宫内膜薄、宫腔粘连的病例都有宫颈扩张和流产后刮宫史。


2.低雌激素水平,这是一个常见原因。服用可以扰乱正常雌激素水平的荷尔蒙变化的药物,如口服避孕药、促排卵药物;相关疾病,如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高龄,40多岁的女性由于雌激素水平下降,身体邻近更年期,可能会自然形成子宫内膜薄。


3.炎症。比如说子宫内膜结核,原本很松软肥沃的子宫内膜由于炎症损伤,变得坚韧,甚至形成类似瘢痕的组织,就像板结的土地,胚胎是没办法种植的。


4.有些女性朋友既没有炎症,也没有宫腔内操作史,宫腔形态也正常,但内膜就是薄,研究表明这是子宫内膜血流减少及基因多态性导致的。


简而言之,除了绝少数是先天性发育异常外,绝大多数的子宫内膜薄都是后天因素所造成。


图片


图片

子宫内膜薄可以预防么?


薄型内膜是不孕症中比较棘手的一个问题,而因内膜薄引起的不孕也比较难治愈,所以提醒女性朋友做到以下三点:


1.妇科炎症要早发现早治疗,避免炎症的上行感染。如果属于多次流产、雌激素不足、高龄这类人群,更要多多注意。


2.无生育计划的女性要学会避孕,同时增强性知识,避免反复人流伤害子宫内膜。


3.一般来说个人感觉、常规体验很难发现内膜薄,在临床上通常会使用阴超检查,所以当女性出现月经莫名减少的症状后,一定要到正规医院检查。

图片


图片

子宫内膜薄做试管能怀孕吗?


虽然我们说内膜要大于8mm才是好内膜,但临床上也有6-7mm厚度的内膜移植后怀孕并分娩的。虽然子宫内膜<7mm会影响妊娠率,但子宫内膜厚度可能是影响辅助生殖技术妊娠率的一个重要因素,但并不是唯一决定因素,胚胎移植数量、移植胚胎质量和母亲年龄等因素,也影响着辅助生殖技术周期的妊娠结局。当发生薄型子宫内膜时,通过调整移植胚胎数目以及提高胚胎质量可以改善妊娠结局。

图片


图片


接下来,符晓倩博士给听众解答问题~


子宫内膜薄可以治疗吗?去年因孕酮低所以生化了,现在想要个孩子,可我们这边医院说我子宫内膜薄,怎么办呢?因为担心影响怀孕,我一直避孕。

要定义子宫内膜薄,检查时机非常重要,内膜厚度检查一定是要在排卵前检查的。如果是月经刚刚干净时去检查,那么大概率是会内膜薄。所以不知道您是在月经第几天做的检查,如果时机不对则不能诊断为内膜薄。


另外,在非孕期时检查,内膜厚度可能在7mm的临界状态,很多人就担心难怀孕。其实人体很神奇,当怀孕的时候,身体会分泌比平时更多的雌激素来刺激子宫内膜生长,也就是说,非孕期监测的情况不能完全代表孕期。


一次生化妊娠不要太担心,积极尝试,只有试了才知道有没有机会。


我在网上看了很多文章,做了很多研究,这个内膜薄说得太虚了,还跟宫寒有关。去医院一次蛮麻烦,有没有什么简单易行的方法促进子宫内膜生长?

其实子宫内膜就像海绵吸水一样,这个水就是血液,子宫的血液循环越好就越有利于内膜的生长。怎么促进血液循环呢? 


1.放松心情,好好睡觉。打个比方,紧张时是不是会手脚发凉?这是因为紧张焦虑会使得血管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好。类似的,紧张、心慌、血管收缩,一系列问题跟着就来了:子宫营养供应不足,内膜生长受抑制,月经少,难怀孕了。那怎么办?好好睡觉,晚上11点前入睡,保证7-8小时睡眠。早上起来感觉精力充沛,没有疲惫的感觉,就说明睡够了。


2.好好享受夫妻生活。一周2-3次,排卵期可以适度“加加班。两个人一兴奋一运动,盆腔充血,营养来了,子宫内膜得到滋养,自然就长得好了。夫妻感情又得到了增进,爱的结晶也来了。有研究表明,高潮得来的孩子更加聪明,智商更高。


小贴

地址

南宁市青秀区双拥路6号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广西生殖医学研究中心

(门诊大楼10楼)

联系电话

0771-5356816

挂号方式

可关注“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互联网医院”

进行在线预约挂号

图片

或在门诊一楼进行自助挂号



医生介绍


图片

符晓倩,医学博士,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生殖中心主治医师。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曾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英国帝国理工大学学习辅助生殖技术。擅长诊治生殖相关疾病,如各种病因导致的不孕症、多囊卵巢综合征、反复流产、反复移植失败、卵巢早衰等,有丰富的临床经验。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和广西科研项目。


内容来源:广西生殖医学研究中心、广西电台930老友记、宣传科整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