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时间:2018-10-09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学舞蹈的孩子如今越来越多,但最近,康复医学科医生紧急呼吁家长,这个动作,别再轻易让孩子做了!最严重的一名四岁女童已经高位截瘫!
究竟是什么动作?康复科医生呼吁家长们高度注意的,就是这个动作——下腰!女童在家练下腰摔倒全身没有了知觉,甚至都不能呼吸。
之所以下腰导致孩子受伤的事情频发,是因为孩子在下腰过程中,非常容易造成脊椎骨发生较大移位,损伤了脊髓,而儿童的椎间关节内部还没有发育完全,因此在这个下腰的过程中就很容易发生脱位,损伤到里面的神经元细胞。
近些年,因为一些舞蹈培训机构的不科学训练方式,或因为孩子伤情处理不及时,又或者因为家长对孩子的意外扭伤不够重视,最终造成意外的事件不断发生。
因此,特别提醒各位老师和家长,如果孩子练习下腰时发生意外,一定要及时送医救治,越早就医效果越明显,“最好是在4小时之内送医,8小时之内医生也可以采取有效的救治手段,有可能避免孩子高位截瘫。”至于孩子到底适不适合学习舞蹈,能不能练习下腰?有相关专家表示,舞蹈可以学,但一定要注意运动的幅度以及要做好对孩子的保护。
“年龄太小的孩子自控能力差,容易发生意外,而且对脊髓损伤也特别敏感。”儿童康复专家龙耀斌主任医师表示,舞蹈并不是越早学越好,家长们对此千万不要操之过急,而在孩子6岁前,最好别急着让其下腰、劈叉,练习跆拳道等。
保护孩子这些你要知道!
孩子好好地跳着舞怎么就痪了昵?
舞蹈中练习下腰动作,需要牵拉到脊髓。而人体脊髓的牵拉超过限度,或下腰时有失去重心的摔倒等危险动作,就可能造成脊髓损伤。脊髓损伤轻则影响运动感觉功能部分障碍,重则半瘫痪或完全截瘫。
为什么年纪小的孩子更容易受伤?
孩子练舞时的脊髓损伤,许多不伴有骨折和脱位,被称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SCIWORA)。易发生的平均年龄是7.4岁,以8岁以下比较多见。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脊柱含水量高,骨化不完全,加之孩子脊髓可牵拉长度较小(仅仅0.6cm),脊柱易于牵拉,而脊髓不易于牵拉,所以,两者牵拉长度的差异,导致易于形成这种损伤。
孩子练舞受伤后怎么正确急救?
孩子在练习舞蹈中,通常会有些“日常伤”。但是只要怀疑颈椎戓者腰椎受伤,就应该让孩子平躺,用硬木板固定,让其不要乱动。然后找来硬木板或者硬担架,让其侧翻至硬木板或者硬担架上,固定后送医。或者拨打120,请专业医护人员前来进行专业的处理。千万不要扶起孩子,避免脊椎再次受力造成伤害。
除了下腰,哪些练舞动作需要注意?
腿立伸训练
危害:踢腿过高,压腿过猛,拉伸过度,造成大腿后群肌肉拉伤。
方法:应循序渐进练习,避免弹振式拉伸。
失去重心的动作
危害:落地不稳造成踝关节扭伤,甚至踝关节骨折。
方法:应循序渐进练习,避免弹振式拉伸。
如何保护跳舞的孩子?
一、学舞蹈别过早强求“专业”
舞蹈作为兴趣爱好,可以锻炼身体,也可以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姿势、仪态甚至气质。但过早让孩子开始进行高强度的“专业”训练,由于孩子的骨骼、肌肉都还没有成长完全,可能给孩子带来意想不到的身体损伤。
二、孩子6岁以后学舞蹈更适含
一般建议孩子6岁以后,在大人的保护下,可以练习更高难度一点的动作。6-12岁,是孩子身体柔软度、韧度训练的最佳年龄,柔软度很容易被打开,而且孩子对舞蹈的理解力也提升了。
三、跳舞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
跳舞前一定要先做好热身活动,让身体的各个部位和关节都活动开。很多人跳舞前不做热身活动,在跳的时候遇到难的动作就会容易拉伤肌肉,特别是在冬季,骨骼较硬,热身运动就更加有必要。
四、难度动作需要做好保护
跳舞不是为了下腰而下腰,而是为了做更多的优美的后弯动作,下腰时老师要用手臂在孩子腰后托着,从孩子后面保护。通常停留式后弯,手撑住地面像桥一样,一般是很安全的。但如果做连续性动作,除了老师要严格保护,还要有泡沫砖等保护措施,以防头部着地受到伤害。
五、跳舞后做舒缓动作
跳舞的时候肌肉是处于紧张的状态中,孩子跳完后一定要做好放松工作。跟着老师做一些舒绶动作,让身体的每一个部分的肌肉得到放松。这样可避免抽筋或者受伤,是一种很好的保护措施
内容来源:康复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