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2岁半幼儿心率每分钟超200次,多学科专家联合解“心”病

来源:发布时间:2018-08-31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每当大家跑完步,大家都会感觉心咚咚跳,这时候心跳会加快,平息下来后,心率会恢复正常。医生说正常人的静息心率是60-100次/分钟。但是刘宝宝的心率不是那么正常,最快的时候心率达到200次每分钟这相当于心脏每秒钟跳动3次以上如果不是很明白,我们可以做个试验试试一秒钟呼吸3次。你会觉得根本做不到,或者觉得根本没在呼吸。同样的道理心率太快,会影响心脏的有效搏动,导致心力衰竭、休克等严重后果,给生命带来危险。这可愁坏了刘宝宝的家人。

图片


辗转多家医院 家长忧“心”忡忡

7个多月前,刘宝宝饱受反复心跳过快的折磨。“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当地医院的诊断让他的家人担忧不已。家长带着孩子辗转多家医院治疗。医生予口服多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但均效果不佳,心律失常每月均有发作。长期反复发作的病情及频繁就医,家长备受困扰,身心俱疲。

图片


柳暗花明  多学科联合找到“心”病症结


今年7月29日,刘宝宝再次发病急诊入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庞玉生主任医师联合心血管团队积极使用药物帮助其成功复律。但是,家长急切希望能彻底根治刘宝宝的“心病”。心血管内科文伟明副主任医师会诊认为根治刘宝宝心动过速的唯一办法是进行射频消融切断导致心脏“电短路”的通道。

图片


无射线消融  多学科联合根治“心”病

患儿年仅2岁半,体重仅15kg,手术风险较大。我院儿科心血管团队、心血管内科、心导管手术室、麻醉科开展多学科会诊,经过与家长充分沟通后,决定在8月2日实施无射线射频消融手术。心血管内科文伟明副主任医师、儿科覃素元主治医师在完全无射线条件下,使用具有磁电导航功能的Carto-3系统引导下为患儿行心内电生理检查,术中诊断:隐匿性左后间隔旁路并AVRT(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明确病灶后进行射频消融,术程顺利。患儿恢复良好,术后第4天顺利出院。术后1个月未再发心律失常,复查各项检查均正常。



图片


根治“心”病  医生想告诉大家这些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桂春教授指出:心脏射频消融术是将电极导管经静脉或动脉血管送入心腔特定部位,释放射频电流导致局部心内膜及心内膜下心肌凝固性坏死,达到阻断快速心律失常异常传导束和起源点的介入性技术。


射频消融手术于1991年首次用于治疗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目前已成为根治多种类型儿童快速型心律失常的首选方法。由于儿童体重低、血管细、心腔体积小、需全身麻醉、对X线伤害较为敏感等因素,导致儿童射频消融手术难度高于成人,儿童射频消融例数也远低于成人。

图片

资料图片


近年来,在CARTO-3系统三维标测系统辅助下,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与心血管内科电生理团队在广西区内率先为多名心律失常儿童实施了零射线下的导管射频消融术。刘宝宝是广西零射线射频消融成功的年龄最小的儿童患者。

图片

资料图片


绿色电生理——零射线技术,是有效、精准、安全的技术,可以广泛用于所有心脏电生理介入手术。该项技术避免了X线对患者(尤其孕妇、儿童、免疫力低下者)的危害。早在2013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完成了广西第一例零射线下室上速射频消融,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如今医院已逐步将零射线手术的范围扩展到室早、室速、房速、房扑和房颤。


内容来源:心血管内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