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爱肝护肝 珍惜生命】这些关于乙肝、丙肝的知识一定要知道

来源:发布时间:2018-03-23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如今,老百姓对肝炎已经很熟悉了,知道那是“很棘手的”,但是,还是在认识上还是有很多误区,今天,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告诉您乙肝、丙肝的知识。乙肝可防可治,丙肝是沉默杀手,但可以治愈......不剧透了,且看医生如何说。

图片


01

                                                 乙肝知识大合集

家人有乙肝,吃饭、共用洗衣机这些日常接触会传染乙肝病毒吗?我有乙肝,现在怀孕了,会传给宝宝吗?乙肝能治吗?怎么治疗乙肝?患了乙肝该怎么办?.......对于这问题,医生这么说。

图片

liao

图片

乙肝有哪些传播途径?

乙肝的三大传播途径

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及母婴传播。

日常的生活接触,譬如共食、握手、拥抱、共用洗涤设备等均不会导致乙肝病毒的传播,但这并不包括共用剃须刀、针头或牙刷此类有可能沾染感染者血液的用具,因可导致血液传播。

夫妻双方中一方为乙肝患者确实有传播的可能,但却不必恐慌,可通过注射乙肝疫苗产生保护性抗体或使用安全套规避风险。

身患乙肝的妈妈是否可以生产健康的宝宝,答案是肯定的。只要做好孕前、孕期的定期检测,遵从医生指导,必要时服药阻断,初生宝宝立即接种乙肝疫苗及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那么宝宝也是可以远离乙肝侵扰的。


图片

图片

乙肝能治吗?可以治

虽然无法将乙肝病毒一个不留的驱逐出人体,但临床治愈是可以实现的。这就意味着乙肝患者也可以有正常的生活质量以及期望的寿命值。当然,这也是建立在定期监测,适时治疗的基础上。


图片

所有的乙肝都需要抗病毒治疗吗?

实际上并非所有的乙肝患者都需要抗病毒治疗。乙肝表面抗原阳性者,无论病毒载量高低,如转氨酶等肝功能正常,腹部影像学正常,而肝组织学检查也未发现明显的炎症坏死,那么这部分乙肝患者并未获得最佳的抗病毒时机,此时盲目上抗病毒药,增加患者经济负担却未必能取得所期待的长久抑制病毒的疗效。

图片


图片

乙肝治疗要选择什么样的时机?

大体上有这么个原则,具体实施还需临床专科医生评估:若乙肝患者出现了反复转氨酶升高,或者肝组织学提示肝脏炎症坏死和纤维化的病变,则可考虑选择合适的药物开始抗病毒治疗。

简而言之,肝功能、肝组织学等各种证据提示肝脏出现了持续性的炎症或疾病有进展的趋势,而病毒量较高的乙肝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或家族中有肝癌家族史的患者应选择合适的抗病毒药物进行治疗。一些特殊群体,譬如有妊娠计划、使用免疫抑制剂或肿瘤化疗的乙肝患者,其抗病毒治疗时机需有经验的临床专科医生评估确定。

图片

图片

在如何治疗乙肝?

     目前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的药物主要分为两类:口服的核苷(酸)类似物(如替诺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及注射用干扰素(短效及长效),各有利弊。具体用药方案由临床专科医生根据患者年龄、性别、感染乙肝病毒时限,肝功能,病毒学及影像学资料等进行评估。


图片

图片

乙肝患者如何做到自我管理?

乙肝患者的自我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和不作为,结局完全不同。 

抗病毒药物是否能发挥最佳疗效,与抗病毒治疗时机以及抗病毒药物的选择息息相关,而患者的配合度更是至关重要甚至可决定抗病毒治疗之成败。那么乙肝患者如何规范自我行为,自我管理呢?我们给出如下建议:

      构建健康的生活方式。忌烟、戒酒;注意休息,避免过累;适当运动,如选择散步、慢跑、太极拳等较为缓和的运动方式,增强体质;饮食搭配合理,适当补充维生素和蛋白质,防止热量摄入过多及营养过剩,增加肝脏负担。慎用各种有可能会引起肝脏损伤的药物(如中药,补药,止痛药等)。

       规范用药。抗病毒药物的使用疗程均较长,用药期间还有可能出现不良反应、病毒耐药等各种问题。因此,乙肝患者在服用抗病毒药物治疗期间,药物的剂量、使用方法以及停药时间均需严格遵循专科医师的指导。药物需按时应用,切记不能自行随意停药,否则容易影响抗病毒药物的治疗效果,甚至诱发耐药,使得后续治疗陷入困境,事倍功半。

        坚持定期复查。无论是否抗病毒治疗,均需3个月到半年定期复查肝功能、病毒学指标、甲胎蛋白及腹部B超,特别是中老年乙肝患者防癌筛查尤为必要。遵循专科医生建议根据药物副反应随访间隔1-3个月。这对于抗病毒疗效的评估、治疗方案的调整以及防范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至关重要。



02




丙肝“隐性杀手”,但是可以治愈




什么是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它起病隐匿,感染后只有约20%的患者会表现为急性肝炎,出现全身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低热、皮肤发黄等症状,而80%的患者临床上常常无症状,肝功能也是正常的,不知不觉走到肝硬化,甚至发展到肝癌。肝硬化和肝癌是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的主要死因。所以丙型肝炎被称为隐形杀手,也是漏诊率最高的传染病之一。

图片


图片

丙型肝炎的途径传播有哪些?

1.血液传播:经输血和血制品、血液透析、静脉吸毒、破损皮肤和粘膜(纹身、纹眉、共用剃须刀、共用牙刷等)

2.性传播

3.母婴传播。有10-30%散发性丙型肝炎

母婴传播的主要方式包括宫内感染(31%)和产时感染(68%),其中产时感染与分娩的方式无关,剖宫产不能减少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率。因此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应在孕前检查中筛查丙肝病毒抗体,若在孕前发现感染丙肝病毒,应先将丙肝治愈后再考虑生育,避免将病毒传染给胎儿。对有症状,肝功能异常,伴HCVRNA阳性的母亲不提倡母乳喂养。


图片


哪些人群需要进行丙肝抗体筛查?

1.   1993年前有输血或使用血液制品史者 

2.   使用非一次性注射器和未经严格消毒牙科器械,接受内镜检查、有创操作、针刺、血液透析者,有纹身、穿耳环孔史者

3.    静脉药瘾者(吸毒)

4.    与丙肝患者共过剃须刀、牙刷者

5.    男男同性恋人群及性工作者

6.    器官移植患者

图片

图片

怎样检查丙肝?

检测血中的丙型肝炎抗体及丙肝病毒RNA是最简单的方法,丙型肝炎只要病毒RNA阳性,不管肝功能是否异常均需要治疗,而且丙型肝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治疗效果越好。

图片

丙肝可以治愈吗?

世界卫生组织发布《丙肝指南》正式向世人宣告:丙型肝炎是一种完全可以治愈的疾病。以前国内是用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有80%有效。但疗程长需用1年,副作用大,有部分的患者用不了。近几年国外已有多个口服的直接抗病毒药物上市,副作用少,病人耐受好,疗效好达95%以上。2017年口服直接抗病毒药物也已陆续在我国上市,但须在专科医师的指导下使用。 


图片

图片

丙肝患者不用隔离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不用隔离。丙型肝炎病毒不会通过接吻、拥抱、喷嚏、咳嗽、共用餐具等日常非血液暴露行为进行传播。

但感染者家庭成员应注意:禁止共用导致血液暴露的物品:如牙刷、剃须刀、注射器;丙型肝炎患者发生血液暴露应及时包扎,救治者注意不要接触到患者血液。如果皮肤接触到患者血液,应马上用自来水洗去,接触者没有伤口是不会造成感染的。

本文作者:感染性疾病科 韦颖华  胡蝶飞

本文指导专家: 江建宁 玉艳红  廖柏明

内容来源:感染性疾病科、院办(图片均来自网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