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南国早报、感染性疾病科发布时间:2022-01-12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1.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可导致感染者罹患慢性疾病,是引发肝硬化和癌症的最常见病因。
2.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以血液传播为主。
3.十类人群当心丙肝病毒威胁
❖ 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特别是1993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
❖ 曾经有偿献血者(或卖血者)
❖ 有静脉吸毒者
❖ 有医源性暴露史者(包括手术、血液透析、内窥镜检查、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
❖ 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男男同性恋者)
❖ 共用注射器者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母亲是丙肝病毒感染者
❖ 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丙肝阳性血液者,接受过纹身、纹眉、穿耳环孔等操作者
❖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密切接触者
凡是有以上情形者均应尽早到医疗机构检测是否感染丙肝,以便治疗、根除病毒。
4.丙肝该如何预防?
丙肝目前尚未有疫苗,但可以通过避免危险因素来预防:拒绝毒品,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及时包扎破损伤口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