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消除这个易被忽视的肝脏“杀手”,我们该怎么做?

来源:南国早报、感染性疾病科发布时间:2022-01-12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人类与疾病的抗争从未停止,根除天花之后,“消灭一种疾病”进入了人类的能力范围。现在,又一种疾病被列入“消除计划”。

2016年,世界卫生组织提出“2030年消除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威胁”的愿景,国家卫生健康委于2018年提出启动2030年消除丙肝危害行动。近日,《广西消除丙型病毒性肝炎公共卫生危害行动实施方案(2021—2030年)》(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正式出台,通过实施一系列重点任务,力争2030年实现消除丙肝公共卫生危害的目标。

据了解,《实施方案》多部门联手,制定了一系列重点任务,同时,医疗卫生机构还将探索动员40岁以上人群进行检测,将丙肝抗体检测纳入健康体检、婚前医学检查。

图片


作为乙类传染病的一种,丙肝的危害不小,公众知晓率却不高。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感染性疾病科主任廖柏明介绍,乙肝和丙肝都是发生肝硬化、肝癌、终末期肝病的主要原因,很多人了解乙肝的危害,对丙肝却知之甚少。

据介绍,80%的急性丙肝患者没有明显症状,75%-85%会发展为慢性感染,60%-70%发展为慢性肝炎,5%-20%在感染后20-30年形成肝硬化,1%-5%最终因肝癌或肝硬化死亡。

图片


由于丙肝几乎没有症状或症状非常轻微,所以常规体检中极易被忽视。一旦发病确诊,常常已经发展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甚至肝癌,因此,丙肝也被称为“隐形杀手”

廖柏明提醒,与乙肝不同,丙肝是可以治愈的。在专科医生指导下,接受规范抗病毒治疗,疗程最短8周,最长24周,可使丙肝的治愈率达到90%以上。

图片


更多科普知识

1.什么是丙肝?

丙型肝炎是由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引起的一种病毒性肝炎,可导致感染者罹患慢性疾病,是引发肝硬化和癌症的最常见病因。


2.丙肝的传播途径:

丙肝病毒的主要传播途径包括血液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以血液传播为主。


3.十类人群当心丙肝病毒威胁

❖ 有输血或应用血液制品史者(特别是1993年前有过输血或应用血制品者)

❖ 曾经有偿献血者(或卖血者)

❖ 有静脉吸毒者

❖ 有医源性暴露史者(包括手术、血液透析、内窥镜检查、不洁口腔诊疗操作、器官或组织移植)

❖ 有高危性行为史(如多个性伴、男男同性恋者)

❖ 共用注射器者

❖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

❖ 母亲是丙肝病毒感染者

❖ 针刺、刀伤或者破损黏膜处接触过丙肝阳性血液者,接受过纹身、纹眉、穿耳环孔等操作者

❖ 与丙肝病毒感染者共用剃须刀、牙刷等密切接触者

凡是有以上情形者均应尽早到医疗机构检测是否感染丙肝,以便治疗、根除病毒。

4.丙肝该如何预防?

丙肝目前尚未有疫苗,但可以通过避免危险因素来预防:拒绝毒品,固定性伴侣,正确使用安全套;不与他人共用针具或其他文身、穿刺工具,不与他人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用品,及时包扎破损伤口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