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健康科普

微生物宇宙 | “黑死病”:横跨千年的对决(上)

来源:检验科 李萌发布时间:2022-08-26编辑:韦娜校对:曾雨珊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图片
「微生物宇宙」系列

第三集

「意大利最美丽的城市,出类拔萃的佛罗伦萨,发生了一场可怖的瘟疫……每天,甚至每小时,都有一大批尸体运到全市的教堂去,墓地容不下了,只好在周围掘出深坑,把后来的尸体一股脑儿地埋葬,就像堆积在船舱里的货物一样。这些尸体层层叠叠地葬在深坑里,敷衍地盖上一层薄薄的泥土,直至深坑都装满了,方才用土封起来,然后再去掘出另一个深坑,麻木地等待下一批尸体的到来。」


——乔万尼·薄伽丘《十日谈》
(Giovanni Boccaccio,Decamerone)

1347年,中世纪的欧洲,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烈的一场疫情爆发,患者发病急骤,症状严重,死亡率高,身体皮肤出现大片的黑褐色斑块,这一惨状深深地铭刻在了幸存者们的记忆之中,他们称这场突如其来的瘟疫为「黑死病」(Black Death)。


短短几年时间,这场毁灭性的浩劫便夺走了至少1500万人的生命,以当时的欧洲人口计算,相当于平均每四个欧洲人中就有一个死于其手[1],这一比例超过了两次世界大战,甚至因为疫情造成的伤亡,英法之间的「百年战争」(Hundred Years' War)在此期间还停战了十年——因为实在没有足够的士兵可以送上前线了。


此次疫情造成破坏之大,影响之深,举世罕见,人们甚至还为此创立了一个专有名词:「中世纪黑死病」(The medieval Black Death)。


图片

画作《死亡的胜利》
(The triumph of death,老彼得·勃鲁盖尔)
描绘了14世纪欧洲地区黑死病流行的悲惨景象
图源:百度图片


图片
支线剧情1

「国运的转折」

中世纪并非黑死病首次登场时间,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被正式记载的黑死病疫情发生于公元541-542年。当时的拜占庭帝国(Byzantine Empire)皇帝查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the Great)踌躇满志,他在稳住东部战线的基础上,致力于收复西罗马帝国的失地,极盛时期,地中海几乎成为拜占庭帝国的内湖。

眼看就要重现昔日大一统的罗马帝国荣光,541年爆发的首次黑死病疫情却无情地打断了查士丁尼的中兴之梦,疫情沉重打击了拜占庭帝国的人口与经济,边境缺乏足够兵源,防御力量一落千丈,部分领土得而复失。在此后漫长的九百年中,直至君士坦丁堡陷落,这些地区终究未能回到拜占庭帝国的疆域。

这一被后人冠以「查士丁尼瘟疫」(Plague of Justinian)之名的事件,对欧洲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那个年代人类还无法明确黑死病的病因,毕竟提出“日心说”的哥白尼要到一百多年后才出生,更不用说当时的医学水平了。接下来的几个世纪,黑死病在欧洲此起彼伏,所到之处生灵涂炭,不清楚传染原因,也没有治愈方法,这加剧了广泛的绝望和恐惧。


然而人类从未屈服于死神,虽然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都未能找到正确的方向,但用血泪换来的宝贵经验也并非一无是处:威尼斯(Venice)作为地中海最繁忙的港口城市,为了应对疫情,设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检疫制度,某些原则仍沿用至今[2];还有法国医生查尔斯·德·洛梅(Charles de Lorme),他目睹了前赴后继的同行们倒在了死神的镰刀之下,痛定思痛,发明了一套外观异常渗人的“防护服”,同款见下方:


图片

「瘟疫医生」(Doctor of the Plague)

防护装备示意图:

浸泡过蜡的罩袍+黑色礼帽

+鸟嘴般的可过滤空气面罩+眼镜+手套,

长木棍可用来掀开病患的被单或衣物查看病情,

医生们深信这样的装备

可以保护自己免于黑死病的感染。

图源:百度图片


图片
支线剧情2

「复兴的黎明」

人类历史上很少有其它传染病如同黑死病一般对于社会发展产生巨大影响。中世纪的欧洲,封建宗教对人们思想的禁锢无孔不入,在黑死病疯狂肆虐期间,教会面对疫情的无能为力让原本虔诚的信徒产生了迷惑及动摇,而此时神权统治的分裂、混乱、腐败、倾轧----甚至出现了同时有三位教皇并存的荒唐局面,更是让人们彻底失去了对教会的信任。

有学者认为,黑死病在客观上通过瓦解宗教势力的群众基础而加速了「文艺复兴」(Renaissance)的到来[3]:文艺在希腊与罗马时代曾高度繁荣,但在中世纪教会得势的「黑暗时代」(Dark Age)却衰败湮没,直到14世纪后才获得“再生”与“复兴”。

正如检疫制度和防护装备的出现,意味着人们已经认识到了无知和盲从可能导致灭顶之灾,唯有依靠科学及理性自我拯救方能获得新生。


黑死病的第二次大爆发以1665-1666年间的「伦敦大瘟疫」 (Great Plague of London)为标志性事件,它在18个月内杀死了当时伦敦人口的四分之一,可谓血债累累,恶贯满盈。


作为一种流行千年,动辄夺走数千万人性命的烈性传染病,黑死病的病原体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却不为人知,这为诊治与防疫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人类在与死神的争斗之中苦苦挣扎,幸存者们仍然尝试着各种方式以躲避死神的追杀:切开放血、饮下灰烬、生吞动物……这一切今天看起来荒诞不经的行为直接反映了当时大众对于灭顶之灾的绝望心理。但即使在如此至暗之刻,人们仍然坚信生命的奇迹。

人类没有败,只是还没有赢。

终于,在曾被死神肆虐过的瑞士,一个婴儿呱呱坠地,父母给他取名为亚历山大·耶尔森(Alexandre Yersin),他将在31年之后为人类拿到这场命运赌局的第一个筹码。


(未完,接后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