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我院新增1个国家级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来源:教务部发布时间:2022-06-24编辑:何梦莹校对:蓝歆旻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新增1个国家级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近日,教育部高教司办公厅印发《关于公布2021年度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的通知》(教高厅函〔2022〕14号),正式公布2021年度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国家级和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名单。院医学影像学专业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麻醉学、儿科学、康复治疗学3个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截至目前,我院已有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和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


图片

图片


我院一贯高度重视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工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需求导向,不断加大专业建设投入,优化专业结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筑高水平人才培养体系。学院将持续以新理念、新标准、新体系为引领促进专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加快“一流本科教育”的建设步伐,助力一流专业一流学科建设。

医学影像学
图片

医学影像学系是医学影像学专业学士学位授予点、影像医学与核医学专业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点、国家级住院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医学影像学系以本科教学为主,开设的医学影像学专业是我校的新兴特色专业,每年招生约50人,推行精英式人才教育,旨在培养具有良好思想道德与职业素质、掌握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能够运用现代影像医学技术从事安全有效的医疗实践,初步具备创新精神、临床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医学进步环境的医学毕业生。医学影像学专业尤为注重培养学生科研能力,2016年至今,在校生共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4项、自治区级科研项目11项、校级科研项目35项。由医学影像学专业学生组成的团队参加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和第七届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广西分赛)均获金奖;两个项目均入围国赛,分别获第七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铜奖及第七届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全国总决赛一等奖。


麻醉学
图片
广西医科大学于1993年创办麻醉学专业并招收麻醉学本科生,2016年学校成立麻醉学系,目前已培养19届,共630名麻醉学专业本科生;麻醉学系也是硕士学位授予点(1994年)和博士学位授予点(2011年)。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师162人,其中高级职称占比50%,硕士及以上学历占比90%,博士研究生导师5名,硕士研究生导师20名。近3年,麻醉学系加快教学和课程改革步伐,获批2021年自治区一流专业建设点,共获得了自治区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校级一流本科课程3门,教学改革项目10项。

麻醉学专业采用专业对口导师制全过程参与本科教学管理,通过模拟教学、临床病例分析、教学查房等多元化模式培养学生临床实践能力。麻醉专业毕业生就业形势良好,毕业后可到医疗、科研等相关单位从事临床麻醉、疼痛诊疗、重症医学、围术期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也可以继续攻读麻醉学专业的硕士及博士学位或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近2年麻醉学本科毕业生首次就业率92.5%,96%的毕业生分配在市级及以上医院麻醉科、重症医学科及疼痛科工作,其中10%左右在区外知名的医院工作。


儿科学
图片
儿科学教研室成立于1955年,1981年、1984年分别获硕士、博士授予权(广西最早),是广西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一直承担本科教学任务,2001年获广西高等学校重点建设学科、2004年获广西高等学校精品课程、2016年获教育部来华留学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018年获校级教学成果特等奖、2019年获广西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及自治区教学成果二等奖,2021年获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获广西医科大学研究生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儿科学专业1993年起独立招收培养四届儿科专业本科生,绝大部分就业于区内外省市级医院,少数扎根基层医院,现大部分担任儿科主任或业务骨干,部分担任了院级领导职务。1999年我校响应教育部招生新政策,儿科学并入临床医学专业招生,“二孩”政策出台后,为满足紧缺儿科学专业人才需求,我校响应国家号召,2016年招收了临床医学(儿科方向)“5+3”一体化学生,2017年起恢复儿科学系独立招收本科生,现2017级学生即将毕业, 43位学生中23位录取研究生,20位拟参加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教研室具有丰富的教学资源,具有NICU实训室、PICU实训室、小儿喂养实训室、小儿体格测量及临床技能操作实训室、示教室等实践教学场所,及新生儿复苏、小儿复苏高端模拟人,小儿胃肠镜、脑电图仪等教学设备,注重提升课程内涵,搭建资源平台,建立“三库两中心一平台”,满足多元化教学。持续探索教改模式,提高培养质量,建立了“一中心(以病例教学为中心)、两模式(理论课和见习课)、三环节(课前、课堂、课后)”的教改模式,重视课堂改革,提高教师教学水平,教师持续更新教学设计方法,将BOPPPS教学设计融入课堂,采用CBL联合PBL教学,结合微课、慕课,运用智慧教室、雨课堂等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教师教学水平不断提升。骨干教师在国家级、省级教育教学比赛中获特等奖及一、二等奖等好成绩,获得校级、省级教改课题立项20余项,发表教改论文20余篇,并在国际期刊发表了广西第一篇关于医学教育的SCI论文。

康复治疗学
图片

广西医科大学康复医学系成立于2015年3月,四年制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于2015年9月起开始招生。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自招生以来,就业率一直位于学校前列。近四届毕业生,有2人保研至华中科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985高校,5人保研至上海体育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福建中医药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1人被美国 Creighton University 录取并已取得硕士学位。

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托管,广西医科大学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康复医学与理疗学专业博士培养点,第一临床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是目前广西唯一的康复医学科专业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国家重点专业基地,是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科、呼吸康复专科、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及中国康复医学会科普示范基地,是广西康复临床重点专科建设单位。康复治疗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的康复临床思维、康复技能与康复科普素养,学生近三年参加中国康复医学会主办的康复创新科普作品大赛,累计获得一等奖4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11项及优秀奖若干。

康复治疗学专业拥有数千万元先进的康复教学实训设备,能完全满足学生的康复临床技能教学与培训。康复治疗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现有专业课教师100余人,10余名教师在中华医学会物理医学与康复学分会、中国康复医学会等国家级学术团体任职,10余名教师先后被评为中国康复医学会优秀康复医师、优秀青年康复医师、优秀康复治疗师、优秀青年康复治疗师及优秀康复护师。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主编专著6部,参编教材/专著8部,获批专利20多项,发表论文200多篇,多项科研成果获广西医药卫生适宜技术推广奖一等奖、二等奖等奖励。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