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刀、零射线,心胸外科这样为先心患者“修心”

来源:发布时间:2022-02-18编辑:心胸外科 陈脉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图片

2月12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先天性心脏病介入团队(以下简称先心病团队)联合超声医学科心脏超声团队,成功为5名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完成了介入封堵治疗,全程手术无需开刀,更不用“吃”射线。




治疗先心病越早越好

有数据显示,先心病在中国新生儿中的发病率约为7‰~11‰。这意味着,我国每年新增先心病新生儿约12万例,新生儿出生缺陷疾病中,先天性心脏病占首位。


心脏外科病区主任雷宾峰教授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常见的出生缺陷,如不及时发现和治疗,不但会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而且会出现肺动脉高压等导致生命危险。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有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肺动脉瓣狭窄等。


图片



外科微创治疗近千例

“精益化、微创化、个体化”一直都是心胸外科的理念,先心病介入团队已为近千名先心病患者顺利完成介入治疗。当天,5名患者均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或室间隔缺损。他们中年龄最小的才2岁,最大的41岁。


经专科检查评估,心胸外科郑宝石教授、主治医师黄柳柳博士共同开展介入封堵手术治疗。手术中,全程无需开刀,无需接受放射线,经股动静脉穿刺入路,医生在超声引导下开展精准治疗,最短只需半个小时。术后2天内,患者就可以出院,而且在专业指导下,很快就可以逐渐恢复正常生活和工作。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技术很靠谱

先天性心脏病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特点,而且技术日趋成熟,成人或配合较好的儿童可以在清醒、局麻状态下完成。为进一步充分发挥医院技术优势,心胸外科全程在超声引导下完成介入治疗,这样一来,一方面,超声可以实时清晰显示介入导管和心腔三维结构的关系,使手术操作更加确切,尽可能降低术中并发症的风险;另一方面,患者全程不用接受任何放射线和造影剂,进一步减少了潜在的影响。


图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胸外科在广西率先开展先心病微创外科治疗,近年来,专家团队进一步探索对部分复杂先心病开展微创治疗,目前已取得良好效果。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