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男子突发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医生用“膜”法救了他一命

来源:EICU 杨舟、赵小乐发布时间:2022-11-07编辑:韦娜校对:谭凌宇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图片


11月2日下午,35岁的退伍军人王先生(化名)经过救治,成功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出院。他紧紧握着EICU医护人员的手,不停地表达着谢意。





情况相当危急,患者命悬一线

10月的一天,王先生从崇左被紧急送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6天前,他出现发热症状,随后出现胸闷气促并加重。在抢救室内,王先生虽然神志还清醒,但已经出现了明显的呼吸困难、低血压症状。


经值班医师初步诊断,王先生已经出现了心衰、心源性休克,病情危重,随时可能猝死。急诊科王威教授也紧急赶来,考虑可能是“急性暴发性心肌炎”。


“这是急性心肌炎中最严重的类型!一刻都不能耽误!”王威立即与心内科值班二线医师投入救治工作,在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支持治疗后,立即将王先生护送到EICU进行进一步救治。


入院后,王先生的病情仍在持续恶化,心脏功能下降到不足正常人的1/5,心脏随时停跳,肝、肾等多个重要脏器也出现了严重损伤,常规的药物治疗已难以维持心跳和血液循环。







“膜肺”大显神威,赢得抢救时机

生死时速,刻不容缓。医院ECMO小组白玉龙副主任医师、杨舟主治医师接到值班医师的情况汇报后,连夜赶到EICU病房,立即进行病情讨论评估。

在取得家属知情同意后,ECMO小组为患者进行了V-A ECMO安装术,以最快速度完成穿刺置管、设备预充、导管连接等一系列操作。

图片


21时35分,随着ECMO的开始运转,王先生体内暗红色血液从静脉导管引出,然后经过膜肺氧合,鲜红的血液再次重新输入到他的体内。 






全力精心照护,奇迹终于来临


然而,成功安装ECMO只是为患者的抢救赢得了机会。在此后的时间里,EICU医护团队和ECMO小组丝毫不敢懈怠,在重症医学科一病区温汉春主任医师,急诊科朱继金主任医师、徐戈主任医师,EICU病区钟娟护士长的指导下,大家密切关注着王先生的病情变化。


ECMO流量的滴定、床旁超声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心脏功能的恢复情况和用药调整,呼吸机的参数设置、精细的出入量管理、肝肾功能的维护、凝血状态的调整、持续的CRRT维持内环境、个体化的营养治疗……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进行着。 


最终,在大家的精心治疗和悉心护理下,王先生的病情恶化终于扭转,身为军人锤炼出来的强健体魄让他的身体快速恢复。


图片


在超声探头下,他的心脏跳动得越来越有力,他身体的各项指标也在一步步回到正常水平。5天后,10月20日,经过ECMO小组再次充分评估论证,并在血管外科杨晗副主任医师的精心血管修补下,王先生成功撤除了ECMO。


几天后,王先生又成功脱离呼吸机,转出了EICU,到全科病房继续治疗。在全科病房康复治疗数日后,王先生重获新生。


图片


出院前,王先生特地送来锦旗,感谢所有为救治他生命而努力的医护人员们:“谢谢你们,真的,非常感谢……到现在才知道我那几天经历了什么……是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

                          

据介绍,ECMO除了实施难度大,其治疗过程的管理更是团队实力的真正体现。此次ECMO用于急性暴发性心肌炎患者的治疗并成功完成,不仅充分体现了医院高超的技术水平,也体现了医护人员们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的团队精神,为患者生命保驾护航。




科普小知识

图片


ECMO:即体外膜肺氧合,主要用于对重症心肺功能衰竭、心跳骤停患者提供的体外呼吸与循环,以维持患者生命,为危重症患者的抢救赢得宝贵的时间。


急性心肌炎:是心肌的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病因是病毒、细菌感染,病人多为无基础疾病的青中年患者,发病前后有病毒感染前驱症状,多数患者为轻症心肌炎,少数发展成急性暴发性心肌炎,可出现心源性休克、恶性心律失常、死亡等情况。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