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宣传科、康复医学科发布时间:2024-03-30编辑:朱瑞璇校对:何梦莹审核:蓝飞燕点击: 次
2024年4月2日是第十七届世界孤独症日,为提高社会对孤独症的认识和关注,方便民众,3月30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医学科联合儿科、心理卫生科在门诊大楼一楼大厅开展主题为“全生涯服务,全方位关爱”的多学科联合义诊活动。
义诊现场,在我院康复医学科主任许建文教授的指导下,儿童康复专科副主任韦爱玲博士、张莉主任医师,儿科李杏副主任医师,儿童康复部主管彭康易感统治疗师,心理卫生科杨振灏心理治疗师等专家团队为患者提供问诊、咨询等义诊服务,根据患者病情状况给予个性化建议及诊疗方案。
活动积极响应2024年“世界孤独症日”活动主题要求,助力提高社会公众对孤独症的关注度,增强患者对康复治疗方法的认识,专家团队发挥多学科诊疗优势为孤独症患者提供优质可及的健康科普义诊服务。
孤独症谱系障碍( autism spectrum disorder, ASD)是一组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障碍、狭隘兴趣、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以往称广泛性发育障碍。
(儿童ASD起病于3岁前,其中约2/3的儿童出生后逐渐起病,约1/4的儿童经历了1-2年正常发育后退行性起病。临床表现在儿童发育的不同时期有所不同。)
1. 社会交往障碍:儿童孤独症患儿在社会交往方面存在质的缺陷,他们不同程度地缺乏与人交往的兴趣,也缺乏正常的交往方式和技巧。具体表现随年龄和疾病严重程度的不同而有所不同,以与同龄儿童的交往障碍最为突出。
2. 交流障碍:在言语交流和非言语交流方面均存在障碍,其中以言语交流障碍最为突出,通常是儿童就诊的最主要原因。
3. 兴趣狭窄和刻板重复的行为方式:倾向于使用僵化刻板、墨守成规的方式应付日常生活。
4. 其他表现:常伴随有精神发育迟滞、睡眠障碍、癫痫、脑瘫、感觉系统损害、注意障碍、情绪不稳定、多动、冲动、攻击、自伤等行为。
迄今为止,儿童孤独症的治疗以教育和训练为主,药物治疗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