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哮喘教育,科学信息传播是关键!|我院举办“世界哮喘日”线上科普活动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陈长荣发布时间:2024-05-13编辑:谭凌宇校对:曾雨珊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图片

图片
图片

2024年“世界哮喘日”的主题为“加强哮喘教育—科学信息传播是关键(asthma education empowers—information is key)”。5月12日,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药学部、检验科联合区内多名呼吸内科专家举办了精彩的科普宣教活动


图片


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党支部书记、一病区主任何志义教授致开幕辞,指出加强哮喘教育的重要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邓静敏教授详细介绍了我院慢病管理团队的主要工作内容,包括哮喘的诊断、管理、建档、健康教育、个体化治疗以及慢性咳嗽的诊治等。我院检验科李萌主任技师讲述了“闻霉味,肺里会长霉吗?”,带我们认识了什么是霉菌、霉菌的危害以及如何防霉。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杨美玲副主任医师非常详细地为我们讲解了支气管哮喘治疗的常见药物,让我们获益匪浅。柳州市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覃雪军教授则围绕“控制哮喘需要打持久战”这个话题,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哮喘需要长期治疗的必要性。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蒋明教授针对感冒后的咳嗽,结合多个病例进行了系统地讲解并给出了具体解决方案。

图片


图片

我院药学部罗俊副主任药师以“孕妇能够使用吸入激素类药物吗?”为题,分析了孕妇吸入激素的利弊,消除了孕妈妈对使用吸入激素的恐慌心理。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梁斯巧主治医师和农荧主管护师讲授了不典型哮喘的早期识别、呼出气一氧化氮在哮喘中的应用及意义,让我们对哮喘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图片

最后,慢病管理团队的成员通过欢快的歌曲及优美的舞蹈提醒哮喘患者日常需避免接触的过敏原,帮助他们认识吸烟的危害及戒烟的重要性。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患者、家属及医疗同行们积极参与观看学习,直播观看总人数1万余人,获得观众的一致好评。活动提高了哮喘知识普及率及公众对哮喘的认知水平。

图片


图片



科普知识


1.哮喘不一定喘

支气管哮喘(哮喘)的典型症状包括喘息、气促、胸闷、咳嗽等。目前很多人对于不典型哮喘(包括咳嗽变异性哮喘、胸闷变异性哮喘、隐匿性哮喘)仍难以辨别。反复咳嗽或胸闷2个月以上不缓解,夜间咳嗽或胸闷的症状较日间明显,尤其伴有过敏性鼻炎或湿疹、荨麻疹等过敏性疾病的人群,可以进行过敏原检测、支气管激发试验等检查来排查不典型哮喘。


不典型哮喘的发病机制与典型哮喘是一样的,这类患者虽然没有典型的喘息和气促,但也需要规范吸入激素治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学会自我管理,包括监测病情变化、规避已知过敏原、定期随诊等。

图片


2.远离过敏原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每个哮喘患者的过敏原都不相同,患者及其家属首先需了解会使自己致敏的过敏原,像花粉、动物皮毛、蟑螂、尘螨、装修材料、一些高蛋白的食物,如鱼虾、蛋、牛奶、花生等就是常见的过敏原,哮喘患者应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避免接触。

图片


3.规律用药,勿擅自停药

哮喘是一种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经长期、规范化治疗后可完全缓解,不会影响正常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但很多患者在病情控制后就认为自己痊愈了,擅自减量甚至停药,从而导致病情反复,影响生活和工作,因此遵医嘱坚持用药很重要;若因病情原因需要调整用药,则需到专科门诊由医生评估后再调整

图片
4.自我管理很重要

哮喘是异质性的慢性气道疾病,受环境等因素影响,即使是在规律治疗的基础上,也可能出现病情波动。因此,每名患者都应学会疾病的自我管理、规律复诊,以减少急性发作的风险,改善生活质量


(1)写哮喘日记,记录天气、饮食、症状和用药等内容。

(2)监测哮喘病情,使用峰流速仪监测肺功能。

(3)牢记哮喘急性加重的家庭急救方法,常备短效支气管舒张剂,能熟练正确地使用吸入气雾剂,或者在家中配备雾化器以备不时之需

(4)定期就诊,与医师确定哮喘管理计划。

图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