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张哲课题组揭示扁桃体切除术后与COVID-19感染风险的关联

来源: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发布时间:2024-10-25编辑:蓝歆旻校对:韦娜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作为人体的次级淋巴器官,扁桃体具有重要的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是抵御摄入和吸入病原体的第一道防线。扁桃体切除术是全球最常开展的耳鼻咽喉-头颈手术之一。扁桃体切除术的主要适应症包括慢性感染、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以及复发性中耳积液等。鉴于扁桃体在免疫系统中的重要作用以及该手术的广泛应用,深入研究扁桃体切除术的远期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现有的研究探讨了扁桃体切除术与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的关联,但结果尚不一致且缺乏足够的前瞻性证据。


图片


近期,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张哲教授团队联合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挪威科技大学在BMC Medicine(影响因子7.0,中科院一区TOP期刊)上发表题为“Surgical removal of tonsils and risk of COVID-19: a nested case-control study using data from UK Biobank and AMORIS Cohort”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基于英国UK Biobank队列和瑞典AMORIS队列数据,发现扁桃体切除术可能与COVID-19感染风险下降相关。


该研究基于英国UK Biobank队列和瑞典AMORIS队列的两大人群数据,分析了具有扁桃体切除史的个体,其后发生COVID-19感染风险以及感染COVID-19的严重程度,同时,评估了炎症标志物、脂质或代谢标志物在两者关联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接受扁桃体切除术的个体, COVID-19感染风险显著降低,且这种关联不太可能受到炎症标志物、脂质或代谢标志物的影响。


该研究同时指出,扁桃体切除术后COVID-19感染风险降低的机制,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1)SARS-CoV-2结合蛋白ACE2或TMPRSS2在扁桃体中高表达,当扁桃体切除后, ACE2或TMPRSS2的减少可能降低SARS-CoV-2 感染风险;(2)咽淋巴环可能在SARS-CoV-2从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传播中起到介导作用,而扁桃体是咽淋巴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扁桃体切除后可能间接阻碍了病毒的传播;(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发生重症COVID-19的风险因素,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是扁桃体切除术的常见手术指征,因此扁桃体切除术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这些人群感染COVID-19,特别是重症COVID-19的感染风险。


综上,该研究基于两大队列的大样本和长期随访数据,发现扁桃体切除术与COVID-19感染风险降低存在关联。尽管COVID-19在全球范围内已初步得到控制,该研究结果仍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COVID-19的发病机制,并为应对未来类似疾病提供参考。此外,扁桃体切除术作为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的常见手术,该研究结果对于我们更加深入理解其远期健康和疾病风险提供了可靠的临床证据。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杨艳平博士研究生为该论文第一作者,张哲教授为通讯作者。该研究得到了瑞典研究基金会(Swedish Research Council For Health, Working Life and Welfare,No.2022-00579)、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U22A20322)及国家留学基金委项目的资助和支持。





作者介绍


图片

杨艳平 

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博士研究生



图片

张  哲

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主持工作)。长期从事头颈肿瘤尤其是鼻咽癌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研究。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省部级科研项目,近年在Nature Genetics、Nature Communication、EBioMedicine、BMC Medicine等国际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任广西抗癌协会头颈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临床肿瘤学会鼻咽癌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病毒肿瘤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