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但温暖——记一堂儿科病房内的三月三主题手工课

来源:宣传科发布时间:2025-04-02编辑:曾雨珊校对:谭凌宇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3月28日上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三病区的一个小房间里,几个戴着口罩的孩子正聚精会神地制作手工作品。他们手上都还打着点滴,操作有些不便,但依然兴致勃勃,认真进行创作。壮族的传统节日三月三快到了,他们正用五彩糯米,粘贴出一幅幅民俗元素画作。

环顾这个小教室,虽然只有几个平米,但绘本、画笔、粘土、手工材料等用品齐全。老师更配合节日气氛,用壮锦图案、绣球把教室装饰得缤纷有趣。这让人恍惚间觉得并非身处病房,但孩子们身边的输液仪器却不时提示着他们的特殊身份。

这其实是一所“病房学校”。由我院儿科三病区与新阳光慈善基金会共建,专门为血液病的患儿打造一个社交、学习、玩耍的小空间。

儿科三病区副主任何云燕、社会服务部主任谢海莉也受邀参与此次活动,她们对课程的开展表示了高度认可和支持。

新阳光病房学校韦晶老师介绍,我院儿三病区是该公益项目在广西的唯一一定点病区,自2025年1月开设以来,已经平稳运行了3个月。目前每周安排16个课时,惠及患儿近百人。

血液病患儿免疫力较低,不适合外出。病房学校的开设使他们能够就近继续学业、维持社交,并提供亲子活动场所,为住院生活增添色彩。儿科三病区护士长唐利华说,有了这个小课堂后,病房的孩子们笑容都多了,不少都主动要求前来上课。

病房学校的课堂并不局限在小小教室,韦晶还会经常走入病房,跟患儿们互动,让行动不便的孩子也能有满满参与感。

据悉,病房学校将持续开展,并正在争取更多资源升级课堂,为病区患儿提供更多样化、有特色的文化活动,提供更多的人文关怀。


微信图片_20250402174129.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