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吸入治疗惠及每一位哮喘患者 |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举办"世界哮喘日"直播科普活动

来源: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发布时间:2025-05-09编辑:朱瑞璇校对:蓝歆旻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5月8日,为响应"世界哮喘日"主题"让吸入治疗惠及每一位哮喘患者(Make Inhaled Treatments Accessible for ALL)",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联合检验科团队,携手河池市人民医院呼吸科共同举办了线上科普直播活动。本次活动通过多元化的科普形式和丰富的互动环节,为公众呈现了一场专业实用的哮喘防治知识盛宴,吸引了包括医护人员、患者及家属在内的2万多名观众在线参与。

0.jpg

专家齐聚,共话哮喘防治

我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第一党支部书记、科主任何志义教授致开幕辞,强调了规范吸入治疗对哮喘控制的关键作用。邓静敏教授在介绍哮喘诊治新进展时表示:"每一位哮喘患者都值得被温柔以待,我们不仅要提供规范的诊疗技术,更要传递战胜疾病的信念",呼吁社会各界关注哮喘患者的健康需求。

2.jpg

韦旋副主任医师通过"小装置,大作用"主题,详细演示了各类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李萌教授从药物保存角度提醒患者:“别让潮湿偷走了药效”;杨美玲副主任医师科学解答了"支气管哮喘患者能否做气管镜"的常见疑问;河池市人民医院韦庆主任医师分享了"做自己健康的守护者"的哮喘自我管理方法。

3.jpg

创新科普,寓教于乐

活动特别设置了多个生动有趣的科普环节:

慢病管理团队原创的《健康生活小科普》、《咳嗽认识的误区》等短视频,将专业的医学知识转化为通俗易懂的语言;情景剧《御医堂之哮喘奇案》以幽默的形式普及哮喘防治知识;哮喘版MV《世界赠予我的》用音乐传递医患同心的正能量。"榜样力量"环节通过讲述哮喘患者战胜疾病的真实故事,激励更多患者树立科学管理疾病的信心。

规范治疗,守护呼吸

本次直播活动不仅普及了哮喘的防治知识,更展现了医者对患者的人文关怀。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将持续提升公众健康素养,为哮喘规范化诊疗贡献力量。

哮喘防治科普专栏


1. 认识支气管哮喘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特征为特征为气道炎症、气道重塑和气道高反应性。典型症状包括反复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夜间/晨间加重)。虽无法根治,但规范治疗可使大多数患者症状得到良好控制。


2. 常见症状识别

哮喘症状表现多样,严重程度因人而异,早期识别有助于及时干预,典型症状为:

◎喘息:呼吸时伴随喘鸣音,尤其在呼气时明显;

◎咳嗽:夜间或清晨明显,可能是哮喘的早期表现,也可能是唯一症状(咳嗽变异性哮喘);

◎呼吸困难:运动、接触冷空气或过敏原后气促加重;

◎胸闷:如负重物压迫感,常伴呼吸费力;

如果这些症状频繁出现或持续存在,建议及时就医,进行专业诊断。


3. 哮喘常见诱因

◎过敏原:花粉、尘螨、动物皮屑、霉菌等是常见的过敏原,可诱发哮喘发作。

◎空气污染:吸入空气中的有害物质(如烟雾、汽车尾气、工业排放等)会加重气道的炎症。

◎病毒感染:上呼吸道感染是哮喘发作的常见诱因。

◎运动:避免在寒冷干燥环境中剧烈运动。

◎情绪波动和压力:情绪激动、焦虑或压力过大也可能导致哮喘发作。

温馨提示:记录哮喘日记,帮助识别个人特异性诱因,可有效减少发作频率。


4. 吸入装置使用要点

正确使用吸入装置是控制哮喘的关键。在使用吸入型药物时,可参考以下步骤进行操作:

第一步:确保口腔内没有异物(如痰液、食物残渣)存在。

第二步:打开吸入器做好准备,先将头偏向一侧,缓慢地呼气,排出肺内的空气。

第三步:将吸嘴放入口中,用双唇紧紧含住,进行缓慢而深长的吸气。然后移开吸嘴,屏气5~10秒钟,再恢复正常呼吸。

第四步:用干净的纸巾或布擦拭吸嘴,保证吸入器干燥清洁。然后使用清水漱口,以清除上咽部残留的药物。

只有正确掌握这些步骤,才能确保药物的有效吸入,提高治疗效果。


5. 日常健康生活方式小建议: 

◎ 环境控制:保持室内清洁、通风,控制湿度和温度,避免过敏原和刺激性气体。 

◎ 运动锻炼:选择合适运动,注意运动环境,循序渐进。 

◎ 饮食管理:均衡饮食,控制体重,避免过敏食物。 

◎ 情绪与作息管理:保持情绪平稳,规律作息,充足睡眠。 

◎ 其他注意事项:避免吸烟及二手烟,关注天气变化,职业防护。


6. 急性发作自救步骤

◎立即使用急救吸入剂。

◎保持镇静,缓慢深呼吸,尽量坐直或身体前倾。

◎开窗通风,解开衣领,避免周围人群聚集。

◎若出现以下情况,立即就医:

急救药无效或效果持续时间少于3小时;

说话困难、嘴唇发紫、呼吸急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