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广播电视台春节报道:春节重症医学科仍坚守“医”线,守护生命无停歇

来源:发布时间:2023-01-28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目前,全国各地的发热门诊、急诊以及在院重症患者数量均已渡过高峰。眼下,一些在春节前就已入院的合并新冠病毒感染重症患者仍在院接受治疗。春节期间,医护人员们舍小家、顾大家,继续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今天的春节我在岗,广西新闻频道记者带大家走进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重症医学科。




图片


大年初二,上午8点半,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二病区的医护人员刚完成交接班。护理病人的工作一刻不能停,吸痰、换药、监测生命体征,基本上患者情况一出现波动,5秒钟内,就会有医护人员抵达。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和感染性疾病高发的季节,正是重症科室最忙碌的时候,再加上新冠疫情,医护人员们担心春节会出现高峰期,人手不够,因此,近70个人的科室,几乎没人提出返乡或休假的申请。


图片


在重症医学科,大伙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是“没有突然的病情变化,只有病人的病情变化被你突然发现”,以此提醒自己警惕病人的每一个细微变化,及时处置。


图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汤展宏:因为病人的病情变化,在医院里面它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有很多的迹象,就必须要我们的重症医生护士坚守岗位。

图片


上午9点,夜班医生唐媛媛还在忙着交接,这是她在岗位上的第二个春节。刚刚经历了合并新冠病毒感染的重症高峰期,她的感悟更深。每看望一位病人,她都学着前辈的模样,宽慰、鼓励,即便病人因为插着气管没办法用说话来回应,她也坚持这么做。


图片


现场:叔叔新年快乐啊,我们那个肚子那里还是要冲洗一下好吗?不是很痛的,就跟之前一样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医生、硕士研究生  唐媛媛:因为他在重症监护室里面,不能时时刻刻家属在一起,医护人员陪着他最多,还是需要给他人文关怀,就是那种点头示意,还跟我笑,其实我还是,内心还是蛮感动的。

图片



01

爸爸妈妈  请原谅我没有说实话


没办法看春晚、走亲戚,也参与不了亲友线上抢红包的乐趣,但大伙都表示:习惯了。除夕夜,本来休息的胡军涛,因为要救治一位呼吸困难的患者,又从家里匆匆赶过来,忙到大年初一早上,才把病人从死亡线上拉回来。


图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胡军涛:因为重症人有一个理念,就是我们要跟病人在一起,所以都在轮轴地这么转,把病人转危为安,我们觉得就非常地欣慰。

图片


熊玉梅护师的家乡在四川,她工作的这三年,正好是疫情发生的三年,今年她又一次选择留守。说到自己最忙碌的时候,她说是去年年底的重症高峰期,她曾连续18个小时在病房里护理病人。


图片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熊玉梅: 当时科室很缺人,我作为一个党员,肯定也不能退缩,对吧?(这些场景你跟你父母说过吗?)不敢说,因为怕他们担心嘛。

图片


上一秒还坚强微笑着的小熊,下一秒就因为提到家而落下泪来。她说感谢父母的支持。春节前,父母特意寄来了特产,还给小熊在除夕夜发了红包。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师  熊玉梅:他们可能也知道我很想家。


02

新的一年  愿每个人健康平安


上午9点半,记者碰到了刚值完夜班又匆匆回来的覃医生。他刚把太太送进8楼的产房,又跑上楼来拿之前准备好的新生儿用品。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治医师  覃一流:今天早上就开始有些宫缩了,所以就6点多就打电话给我。小宝宝可能比较体谅我,比较辛苦,所以等我出夜班了再出来。

图片


迎接二宝的喜悦,冲淡了夜班的疲惫。记者目送覃医生进入产房,并送上了最真诚的祝愿。


图片


现场:新年快乐覃医生,祝你们家兔宝宝健康成长。


新年新气象,医护人员也通过镜头,给大家送上了他们的新年祝愿。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党支部书记、副主任  胡军涛:希望我们这里的病人尽量地少。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  汤展宏:希望我们科室的小伙伴们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健康、顺顺利利。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士  李钰萍:各位兄弟姐妹,我祝愿你们都身体健康、万事如意、老少平安。(桂平话)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  张驰:祝各位父老乡亲新年快乐,身体健康!(湖北话)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