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我院联合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开展谨防“医托”宣传活动

来源:发布时间:2023-05-06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南宁广播电视台:让市民放心就诊  公安卫生联手重拳打击“医托”


今天(4月28日)上午,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联合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在医科大一附院开展打击“医托”专项整治宣传行动,净化医院门前就诊风气,让市民就诊更放心。

今年年初,南宁市公安局滨湖派出所接到一位高龄老人杨奶奶报警称,其在前往医科大一附院门诊就诊途中,被“医托”给骗了。杨奶奶告诉值班民警,当天她走到医科大一附院入口时,被一男一女搭讪,对方告诉杨奶奶,她要到医科大挂号的医生已经退休不出诊了,但他们认识这个医生的徒弟,而且他的徒弟收的诊费要比这个医生要低,治病的效果更好。顶不住对方的怂恿,杨奶奶最终跟着对方来到了另一家医疗机构看病,而这位名医的徒弟在收取了杨奶奶近1000元诊费后,就开了5天的中药给杨奶奶,并打包票称药吃完病就好了。

然而药吃完后,杨奶奶的病情并没有好转的迹象,随后杨奶奶报了警。在得知杨奶奶报警后,迫于警方的压力,“医托”连夜将钱款如数退还给了杨奶奶。今年以来,公安、卫生分别接到多起群众投诉,反映在医科大一附院等医疗机构内,被“医托”以认识某某知名医生,或某某知名医生在某医疗机构内坐诊等欺骗手段,将病人骗到不正规的医疗机构就诊。“医托”惯用的伎俩主要一个是“组团欺骗”,当患者发现就医时,“医托”确定了猎取的目标以后,他们的团伙中会有其中一名成员过来跟患者进行套近乎,拉关系,通过花言巧语把患者先骗上车,随后带到别家医疗机构对患者进行进一步地诱导消费。通过诊中过程中施以各种检查、开具大处方等欺骗患者钱财。此种行为最终的结果就是给群众造成了病情延误、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医疗秩序,被骗群众相当痛恨此种恶劣行为。近两年来,公安、卫生监督执法部门针对被群众投诉有“医托”的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整治,共查处了3家医疗机构,拟罚款金额25万余元,同时,市内的一些重点医院也通过加装就诊人脸识别系统、高清监控摄像系统,增派门诊安保巡逻力量和增加老人专项就诊服务咨询平台等,以提高人防技防的方式配合执法部门打击“医托”,同时完善互联网“智慧医院”平台,提高市民就诊看病的效率。


链接:https://nntt.nntv.cn/nntt/app/sharenews.html?id=304599


微信截图_20230506155216.png


南宁晚报:患者就医半路被“好心人”拉去看“专家”,卫生执法人员提醒:小心医托!


杨阿姨去医院就诊,碰到三个“好心人”把她带到一家小医院,“专家”给她开了很贵的药,吃了没效果后,杨阿姨怀疑碰到了“医托”,随即向公安机关报案……4月28日上午,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滨湖派出所、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联合开展打击医托宣传行动,向患者及家属宣传如何识别和防范医托。

在广西医科大第一附属医院门诊一楼,不少市民前往活动咨询台反映和了解防范、打击医托的相关情况。位于二楼的电子屏幕上滚动播放着“我院医生只在我院坐诊;医托不可依托,让您‘医’无所托;请不要相信没有穿制服的所谓‘导医’……”等温馨提醒。一位80多岁的老奶奶称,自己前不久疑似碰到了医托,十分热情地把她带到一家小医院去,幸好她保持警惕,看到“专家”开出的药价格非常高,就没有缴费。“我觉得打击医托很有必要!”

南宁市公安局青秀分局滨湖派出所所长罗峰介绍,杨阿姨遭遇医托的事情发生在去年,发现上当后,杨阿姨马上到派出所报案。医托得知她报案后,找一个自称“客服”的人与她对接,把钱退给杨阿姨,杨阿姨最后到派出所销案了。“今后,我们将加强辖区重点医疗机构院内及周边重点场所巡逻。”


据介绍,今年以来,公安、卫生分别接到多起群众投诉,反映在广西医科大学一附院等医疗机构内被医托以认识某某知名医生或某某知名医生在某医疗机构内坐诊等欺骗手段,将病人骗到不良机构就诊,在就诊中被施以各种检查、开具大处方等欺骗钱财。

医托给群众造成了病情延误、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医疗秩序,是群众深恶痛绝的恶劣行为。打击医托是卫生行政部门历年来的重点专项工作,医托的现象虽然得到有效遏制,但医托现象没有得到根治,为从根本上解决医托对人民群众健康权益的侵害,市卫生计生监督所与公安机关、医疗机构联合行动,开展打击“医托”的专项执法行动,决心从根本上铲除医托毒瘤。

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科长冯云新介绍,本次专项行动主要针对近两年来,被群众投诉涉嫌雇用医托的医疗机构进行重点整治,共查处了12家医疗机构,拟罚款金额25万余元,专项行动取得了明显效果。


■知多点

医托的惯用伎俩

●医托经常出没的场所

“医托”经常出没于地铁口、火车站、汽车站、公立大医院及周边旅馆,用欺骗手段引诱患者及家属到不良医疗机构、诊所或非法行医点看病就诊,对患者进行恐吓、敲诈,甚至抢夺财物的行为。

●医托欺骗的惯用伎俩

组团忽悠。有人与患者打招呼、套近乎,询问病情让人放松警惕。另有人声称自己或是亲属也有类似病情,在某某地方治好等等,再邀约一同前往,同时大献殷勤,抢着给病人叫出租车一起同行。

谎言欺骗。利用医患双方信息不对称,以挂不上专家号、某位专家休息、专家在别的地方坐诊、谎称病人要找的名医已经退休或调走等等理由,诱骗患者前往不良医疗机构,大肆吹嘘假医假药,将普通药品包装成“新贵”,打着祖传秘方的幌子,以高价出售牟取暴利。

网络医托手段更隐蔽。网络医托主要以咨询顾问加患者为微信好友,或线上提供医学问诊、专家咨询等方式,通过聊天消除患者戒备心,进而诱导患者前往与其相关医院就医。

■提醒

不要轻信他人,也绝不向他人提供自己的信息,不要听信外人就医信息,警惕别人与你套近乎。如果有人向你推荐其他医院或某位特定医生,你就应当引起警惕,如果是在医疗场所更应该果断拒绝。

提前了解就诊医院的基本信息和就诊流程,通过医院官网的专家介绍和出诊时间选择就诊的医生,大多数医院已支持微信、支付宝等在线预约挂号,充分的准备能帮助你及时识别骗局,避免受骗。

当你觉得有问题需要找人咨询时,不要随便去问陌生人,大部分医院都设有导医,可以咨询导医或医疗机构窗口人员。

如果你已经被骗到相关的机构,可以找理由、找机会尽快离开。如果感觉明显受骗或人身安全受到威胁,保留证据,并迅速拨打110报警,由公安部门对医托依法进行查处。针对雇用医托的机构,如果发现其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医师没有医师执业证书,或者诊疗行为不规范,立即向1234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链接:http://nnwb.nnnews.net/p/123609.html


微信截图_20230506163309.png


南宁电视台:严厉打击“医托” 净化就医环境

http://app.nntv.cn/api/tt_lm_content_page.php?site_id=1&id=4221931



新闻在线:市民被“医托”引导至其它机构看病,一星期花了上万元


前段时间,贾女士在南宁某医院就诊时,被两名医托引导至其它机构看病,一周内花费约一万元之后,对方强调后续治疗仍需半年。可她到公立医院检查后,医生给出的结果大不一样。


贾女士丈夫吴先生:医生说)这炎症好了,去复查没什么,就不用去治疗了。


经查,当时给贾女士看病的所谓名医,并没有单独执业资格,所在的机构还涉嫌超范围行医。卫监部门工作人员告诉记者,除医院外,医托还活跃在地铁口、火车站和汽车站,引诱患者及家属到不良机构、诊所或非法行医点看病,甚至还会对患者实施恐吓敲诈、强制交易、抢夺财物。


由于信息不对称,或病急乱投医,最终,大部分患者及家属在付出大笔金钱后,得不到有效治疗。



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科长  冯云新:开大检查,普通的这些药品,把它吹嘘成秘方药,开20天或者1个月的这个长处方药,来达到大量摄取患者的这个钱财的目的。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 陈俊强:延误患者救治,严重地危害了患者的利益,也影响了(正规)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



游击式、组织化、一条龙的隐蔽医托骗局,一直以来很难被有效打击。有的正规医院一年可查实此类人员上百名,可苦于没有执法权,仅不到10%的案件能移交给公安机关,为此,相关工作人员还曾遭遇医托的暴力伤害。此外,也有受害人选择求助警方,但由于病耻感,受害人常常会选择息事宁人。


南宁市卫生计生监督所医疗机构监督科科长  冯云新:没有《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者说坐诊的医师,没有取得这个《医师执业证》,甚至于说有这个违法违规诊疗行为的,也可以向市长热线求助。


微信截图_20230506164057.png



广西电视台:南宁:医托乱象“抬头” 多部门联手整治

链接:https://h5.gxtv.cn/html/article/wapArticle.html?dataSource=0&objId=7b730bcd3dc14d449a6fb735a43671b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