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7-04-12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南宁晚报》专访我院专家:嗅觉失灵,警惕帕金森病
中国目前患者人数约占全球一半,且有年轻化趋势,专家提醒应早诊早治
http://www.nnwb.com/html/2016-12/23/content_244828.htm
拿筷子、穿衣服、端水、写字、梳头……这些再简单不过的举动,对有的人来说,却难乎其难。由于患了帕金森病,那些不由自主的震颤,成了他们健康人生的“拦路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医生罗曙光指出,对帕金森病早诊早治可得到较理想的治疗效果,而社会和家人的关爱,能帮助帕金森病患者重树生活信心,拥有高质量的生活。
病人60岁以上居多 发病率高易被忽视
据罗曙光介绍,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中国目前帕金森病患者已达到200多万人,约占全球一半。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有年轻化趋势。
虽然帕金森病的病名源于200年前的英国外科医生詹姆斯·帕金森,但实际上,帕金森病影响人类健康由来已久。我国唐朝“药王”孙思邈,在《千金方》里就对此类疾病有过描述:“金牙酒疗积年八风五疰,举身亸曳、不得转侧行步跛,不能收摄又暴口噤失音,言语不正,四肢背脊筋急肿痛,流走不常……”这些描述与后来定义的“帕金森病”完全相同。
帕金森病病因至今未明,但医学界普遍认为与遗传、环境和年龄老化三个因素密切相关。研究发现,在遗传方面,与家族性帕金森病遗传相关的致病基因至少有6个。但帕金森病中仅5%~10%有家族史,大部分还是散发病例。“也就是说,遗传因素也只是帕金森病发病的因素之一。”罗曙光说。
在环境方面,上个世纪80年代美国学者发现一些吸毒者短期内出现典型的帕金森病样症状,经左旋多巴治疗效果明显,追查发现,这类毒品含有MPTP,与一些除草剂、杀虫剂的化学结构相似。人们开始意识到,环境中一些类似MPTP的化学物质有可能是帕金森病的致病因素之一。
另外,帕金森病有个特别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发病率和患病率均随年龄的增高而增加。病人多在60岁以上发病,我国65岁以上人群的患病率大约是1.7%。虽然患者人数较多,但因为人们对帕金森病并没有一个清晰的认知,再加上患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因此很容易被忽视。临床上,绝大多数患者都是等到中、晚期才来就诊。
四大症状早发现 嗅觉失灵可能是前兆
据了解,对帕金森病,临床上主要依靠经验丰富的帕金森病专家,通过询问病史后,根据病人年龄、症状表现及体征来作出诊断。对帕金森病患者,常规的血液检查、脑脊液检查、头部CT检查、MRI等未发现特征性改变,其他的一些检查如嗅觉检查多可发现存在嗅觉减退,PET-CT检查可发现多巴胺递质合成(分泌)减少或多巴胺转运体数量减少。
“换句话说,在帕金森病的早期甚至亚临床期,这些检查作为支持诊断有一定帮助,但对帕金森病确切的诊断还是要依靠生物化学标记物诊断,而这目前还在研究中。”罗曙光说,虽说帕金森早期症状不明显,但只要关注身体的变化,还是能早发现早治疗。
据罗曙光介绍,帕金森病主要有两大类症状,即运动症状和非运动症状。其中以运动症状为突出,包括静止性震颤、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姿势平衡障碍四种。静止性震颤指的是在静止和休息的时候会出现一侧肢体或双侧肢体的抖动,在睡眠或活动的时候消失。运动迟缓多表现为起坐困难,步行、转身、穿衣、写字时动作迟缓。肌张力增高主要依靠检查来判别,主要体现为站立不稳,晚期甚至不能起床。而非运动症状主要表现为早期嗅觉丧失、睡眠障碍、焦虑、抑郁、疼痛、大便秘结,后期还有记忆、认知及精神障碍,体位血压的改变以及肢体疼痛等等。
治疗以综合管理为主 手术须具备三要素
目前,医学上仍没有找到能根治帕金森病的方法,但经过药物等综合治疗可明显减轻或控制帕金森病的症状,维持病人基本的生活质量。
据罗曙光介绍,帕金森病的治疗以综合管理为主,药物治疗是目前主要的治疗措施,包括保护性治疗和症状性治疗。帕金森病一旦确诊即需要长期治疗,因此会有一些药物副作用,对此,许多患者都很担心。“在专业的帕金森病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用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并发症的出现。”罗曙光表示。
科学家发现,采用手术方法对治疗帕金森病能取得较理想的效果。目前的手术方式是深部脑电刺激术,这是近二十年医学发展的新成果,它能在很大程度上扭转病程,让病人恢复到理想的生活状态,甚至恢复工作。不过,深部脑电刺激术有严格的适应证,患者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确诊为原发性帕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对左旋多巴制剂反应效果好,保持时间长;其次,患者认知正常,没有痴呆,没有严重的抑郁症,没有妨碍手术的其他并发症,或者影响预期寿命的内科疾病;最后,患者病程必须在三年以上,年龄小于75岁。
重树信心和希望 离不开社会家人的关爱
和许多疾病一样,帕金森病也讲究早诊早治。“越早发现,越早介入治疗,效果就越好。”罗曙光说,帕金森病的高危人群,即有帕金森病家族史、环境接触比较特殊的人群,平时要注意识别一些感觉症状,如出现嗅觉减退、皮肤黏膜色泽改变、睡眠中出现不自主的腿动,或是出现抑郁、焦虑、情绪低落等症状时,要及早就医,最好选择神经内科主要从事帕金森病诊疗的医生诊治。
罗曙光指出,帕金森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防,对有帕金森病家族史、接触有毒化学物品、反复脑外伤的人,都应视为高危人群,须密切监护随访,定期体检,并加强健康教育,重视自我防护。平时要注意健康的生活饮食,可以尝试对帕金森病有预防保护作用咖啡因类食品。另外,减少对除草剂、杀虫剂等化学物质的接触,避免长期不规则使用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
由于帕金森病一旦发病,其症状将会伴随患者一生,因此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尤为重要。从临床上来看,帕金森病的患者以老年人居多,且空巢老人比例不小,许多患者往往又合并有抑郁、焦虑等,治疗时需要同时进行心理疏导,并加强饮食调理,合理丰富的维生素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摄入,对健康身体有保障作用。另外,帕金森病中后期由于有明显的肢体障碍,容易跌倒,因此,要做好病人和家属的宣教,防范跌倒、摔伤等意外,保证安全。
“帕金森病的治疗不能仅依靠医护人员,家庭和全社会应该携起手来,给帕金森病患者更多关爱和帮助,这样才能帮助他们重树信心,筑起生活的希望。”罗曙光表示。
本版采写 黄翠巧 通讯员 蓝飞燕
链接:住院不用家人管,有人照护和聊天!“无陪护”病房来了 https://app-h5.ngzb.com.cn/shareArticle?news_id=1940726762platform_id=0 推广“无陪护”病房,还需迈过几道关?...
【白沙大桥车祸后续】7名患者2人出院 其余患者正在治疗中https://h5.gxtv.cn/html/article/wapArticle.html?dataSource=0objId=65533757d6424fb1af65cccc57039f5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