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柱”脊骨健康 | 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专家到我院授课义诊

来源:脊柱骨病外科、宣传科发布时间:2024-03-25编辑:谭凌宇、蓝歆旻校对:蓝歆旻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3月22-23日,由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承办的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2024教育培训走基层”系列活动走进广西南宁,并在我院成功举办共“柱”脊柱健康主题学术会议暨义诊活动,来自全区各级医疗机构从事脊柱相关专业百余位同仁参会学习。


图片

图片


23日上午,学术会议在住院部裙楼二楼大学术厅举行,我院副院长韦庆军,专家组代表、北京积水潭医院脊柱外科主任何达教授分别致辞。


图片


韦庆军对远道而来的嘉宾同道表示欢迎,对中华医学会、广西医学会的大力支持,对中华医学会骨科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专家的传道授业及工作人员的付出表示感谢。他介绍了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意义,希望各位代表珍惜难得的机会,多与专家们交流学习新理念、新技术、新进展,学有所获、学以致用,助力推动广西脊柱外科事业发展;也希望通过义诊为广大患者提供更多优质可及的医疗服务,帮助他们关注自身脊骨健康。

图片


何达表示,活动的顺利举办离不开中华医学会及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的大力支持和我院的精心组织。他指出,会议是“2024教育培训走基层”系列活动的一部分,为共同探讨脊柱健康领域的最新进展、研究成果和临床经验提供了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促进脊柱相关专业医护人员的临床能力的进一步提高;同时通过义诊、公益手术等方式,为基层百姓送上优质精准的脊骨医疗健康服务。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北京积水潭医院何达教授、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马晓生教授、上海长征医院陈华江教授、西京医院吴子祥教授、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赵斌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张凯教授、中日友好医院移平教授、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王亮教授、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陆声教授、天津市天津医院杨强教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黄霖教授、北京协和医院赵宇教授等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专家代表受邀莅临指导,围绕脊柱侧弯、胸椎管狭窄等方面的手术技能和围术期并发症的诊治水平及处理等领域相关前沿热点进行专题授课,介绍新研究和新进展并分享独到见解。


图片


赵宇总结表示,学组一直秉承学术引领、团结协作、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的理念,致力于提高我国脊柱外科相关疾病的诊治水平,与各基层医疗机构紧密联系、相互交流,共同努力提高基层医疗技术水平和人民群众健康水平。希望广西各医疗机构的脊柱相关医务工作者,能保持积极进取的学习理念,提升自身技术水平,让广西老百姓的脊柱健康能得到更好的保障。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22日下午,由北京协和医院赵宇教授主刀的公益手术在我院住院部16楼中心手术室开台,为一位患胸椎管狭窄(伴不全瘫)的患者行胸椎减压内固定术。术中赵宇教授仔细分离、充分减压,并保证了稳定的内固定支持,展现出高超娴熟的手术技艺和温暖的人文关怀。

图片

图片


“总是落枕怎么办?能防吗?”“腰椎间盘突出能治吗?”“医生,帮我看看这个检查结果?”23日上午,义诊现场排满了闻讯前来咨询的患者及家属们。中华医学会骨科学分会脊柱外科学组莅临专家为患者们提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脊柱畸形等脊柱/脊髓疾病的义诊咨询及科普宣教等公益服务,专家们为患者答疑解惑的专业细致和排忧解难的真诚用心,深受欢迎和好评,近200名患者参加义诊咨询。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活动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充分发挥中华医学会的学术和技术优势,促进医疗资源向基层倾斜和下沉,有助于提升广西脊柱疾病诊治整体水平的标准化和规范化,让广西患者在家门口能享受到一流优质的诊疗服务,助力提高公众健康水平,共筑“健康中国梦”。



脊柱健康科普知识


1.颈椎病

(1)颈型颈椎病


又称韧带关节囊型颈椎病,急性发作时常被俗称"落枕"。该型颈椎病多因睡眠时枕头高度不合适或睡姿不当,颈椎转动超过自身的可动度,或由于颈椎较长时间弯曲,一部分椎间盘组织逐渐移向伸侧,刺激神经根,而引起疼痛。


图片


主要症状描述:


①以颈、肩部的疼痛不适为主症;常在清晨醒后出现或起床时发觉抬头困难,患者常诉说头颈不知放在何种位置为好;

②约半数以上病人颈部活动受限或强迫体位,个别病人上肢可有短暂的感觉异常;

③活动时疼痛加剧,休息可以缓解。


(2)神经根型颈椎病


主要是颈椎间盘及骨刺向颈椎后外方突出刺激或压迫相应脊神经根的结果,尤以下部颈椎即第4至7颈椎段最多见。神经根型颈椎病多数在30岁以上发病,呈慢性经过,反复发作。


图片


主要症状描述:


①根性痛: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的主要症状;

②肌力减弱:部分病人由于运动神经受损而引起上肢肌肉萎缩无力,手部活动不灵,持物无力容易脱落;

③颈部僵直:棘突、棘旁或肩胛骨有压痛。


(3)脊髓型颈椎病


脊髓型颈椎病的发病率占颈椎病的12%~20%,也是目前许多骨科医生非常头痛的一种颈椎病类型,因为其影响十分严重。甚至可造成肢体瘫痪,且其致残率高。脊髓型颈椎病通常起病缓慢,以40~60岁的中年人为多。


图片


主要症状描述:


①多数患者先出现一侧或双侧下肢麻木、沉重感,随后逐渐出现行走困难;

②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麻木、疼痛,双手无力、不灵活;

③躯干部出现感觉异常;

④部分患者出现排尿无力、尿频尿急、尿不尽、尿失禁或尿潴留等排尿障碍,大便密结等,性功能减退。


(4)颈椎病的预防措施

①保持正确姿势:特别是在使用电脑或看手机时,保持颈椎自然曲线,避免长时间低头。
②定期进行颈部运动:进行适度的颈部伸展和强化练习,增加颈部肌肉的力量和灵活性。
③工作和休息结合:长时间工作后应适当休息,避免颈部长时间处于固定姿势。


(5)颈椎病的治疗措施(建议规范就医采取个体化治疗)

①药物治疗:非甾体抗炎药(NSAIDs)可以减轻疼痛和炎症。
②物理治疗:通过电疗、热疗等方法减轻疼痛,改善颈部功能。
③手术治疗:对于保守治疗无效的重症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治疗。



2.腰椎间盘突出症


(1)什么是腰椎间盘突出症?

腰椎间盘退行性变是其根本病因;长期反复弯腰、久站久坐、重体力劳动等累积损伤是其主要病因;此外还与妊娠、遗传因素和腰椎发育异常等有关。按其突出程度及影像学表现,临床常分为:膨出型、突出型、脱出型和游离型


图片


(2)主要症状描述:


①腰痛,常为首发症状,但早期症状不一定明显;


②坐骨神经痛,疼痛多逐渐发生,具有放射性,由臀部沿大腿后方向小腿及足背部放射;


③下肢麻木;


④当压迫马尾神经时,可出现马尾综合征(如大小便功能障碍,鞍区感觉异常等)


(3)预防措施

①加强腰背肌肉锻炼:定期进行腰背肌群的强化练习,提高脊柱的支持力。

②避免不当提举和扭转:正确的提举重物方法可以减少腰部的负担。

③保持健康体重:超重会增加脊柱的负担,维持健康体重对预防腰痛很重要。


(4)治疗措施(建议规范就医采取个体化治疗)

①药物治疗:使用止痛药和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

②物理治疗:采用热疗、按摩、牵引等方法改善症状。

③手术治疗:对于因腰椎间盘突出等原因造成的严重症状,可能需要手术治疗。



3.脊柱侧弯

(1)什么是脊柱侧弯:

脊柱侧弯又称脊柱侧凸,它是一种脊柱的三维畸形,包括冠状位、矢状位和轴位上的序列异常。通常弯曲呈C型或S型(国际脊柱侧弯定义:应用Cobb法测量站立正位X光的脊柱侧方弯曲,如果角度大于10°则定义为脊柱侧弯)。


图片


引起脊柱侧弯的原因包括脊柱先天、后天或退变性问题,包括特发性脊柱侧弯、先天性脊柱侧弯、退变性脊柱侧弯等。脊柱侧弯影响患者的形态和心理,会造成患者身材矮小、不长个,还会影响到患者的心肺健康


(2)主要症状描述:


①轻度的脊柱侧弯患者早期外观的畸形并不明显,往往在游泳、沐浴或者体检时才发现;

②随着病情的发展,患者可表现为站立时姿势不对称,如双肩不等高、形成"刘罗锅",俗称"剃刀背";

③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进食困难,部分患者还可出现下肢麻木、肌肉萎缩,重者可能出现截瘫。

(3)预防措施


①早期筛查:儿童和青少年通过定期体检及早发现脊柱侧弯等畸形。

②定期监测:对于已诊断的脊柱畸形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脊柱的变化。


(4)治疗措施(建议规范就医采取个体化治疗)


①保守治疗:包括体操、矫形器佩戴等,特别是对于儿童和青少年脊柱侧弯的早期干预。

②手术治疗:对于严重的脊柱畸形或是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矫正。


总的来说,脊柱相关疾病的防治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处理。生活中的积极预防措施和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减少疾病影响、改善生活质量的关键。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