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月特辑 ① 拨开“记忆的迷雾”丨面对悄然而至的阿尔茨海默病该怎么办?有哪些“护脑妙招”?

来源:宣传科发布时间:2025-09-22编辑:何阳校对:曾雨珊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也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9月21日是“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日”。今年“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月”主题为“早防早治,守护认知”。同时,为积极响应首个全国科普月八桂科普大行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大之声·云讲堂”直播间推出了“科普月特辑”,本期是特辑的第1期。

1.jpg

9月4日晚,我院老年医学神经内科的罗曼主任医师、甘露副研究员来到医大之声·云讲堂直播间,为广大网友科普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退行性病变——阿尔茨海默病,拨开“记忆的迷雾”,正确认识与应对阿尔茨海默病。接下来,我们一起回顾本期科普知识。

2.jpg

01偷走记忆的杀手: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俗称“老年痴呆”,据统计,我国60岁及以上人群中有近1000万阿尔茨海默病患者,数量居全球之首,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它的发病机制复杂,涉及多种学说,其中最经典的学说是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学说,淀粉样蛋白也就是Aβ蛋白,正常情况下,脑内Aβ一边生成,一边清除,维持动态平衡。但在病理情况下,Aβ生成增多或清除减少,平衡被打破,Aβ在脑内增多了,产生了毒性作用。阿尔茨海默病是痴呆最主要的类型,占所有痴呆病例的60-70%。年龄是最大的危险因素,发病率随年龄增长显著增加。

02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早期信号

第一,老是记不住最近的事,而且影响到正常生活。比如刚吃完饭就说没吃,反复问同样的问题,自己还完全不记得问过。

第二,以前很拿手的事情,现在搞不定了。比如经常做饭的人,突然连先放菜还是先放油都弄不清了;或者连简单的账都算不明白。

第三,连最熟悉的事都做得磕磕绊绊。比如打了几十年的麻将,突然忘了规则;遥控器、微波炉明明常用,却突然不会用了。

第四,时间地点经常混乱。分不清今年是哪年、现在是什么季节,甚至白天黑夜都搞反。有时候在自己家周边也会迷路,连卫生间在哪儿都找不到。

第五,说话写字出问题。经常话到嘴边说不出来,或者用一些奇怪的词来代替。

第六,判断力明显下降。比如特别容易相信广告,花大钱买没用的东西;大夏天穿棉袄,或者整个人变得不太讲卫生。

第七,情绪或性格变化大。有的老人会变得多疑、紧张、爱发脾气,或者特别消极、害怕,跟以前完全不一样。

03做哪些检查确诊阿尔茨海默病?

越早诊断、越早干预,效果越好。检查流程分以下五步:

① 医生会详细问诊:找了解情况的家属,把患者的日常变化都说清楚。

② 做神经系统的体格检查。

③ 做认知评估:用专业的量表来判断记忆、思维能力到了什么程度。

④ 抽血化验:排除其他问题,比如甲状腺异常或者缺维生素,也可能引起类似症状。

⑤ 进行脑部影像学检查:做磁共振可以看大脑结构有没有萎缩,比如海马体变小;如果想更精准,可以做PET-CT,它能看到大脑里有没有Aβ淀粉样蛋白异常沉积,这是诊断阿尔茨海默病的一个“金标准”。

04如何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治疗手段:“药物+非药物”结合

药物方面,有改善认知的药。比如胆碱酯酶抑制剂和NMDA受体拮抗剂,这些药物能帮助改善患者的记忆、注意力和执行能力;此外还有疾病修饰治疗Aβ单抗,这是近年来最大的突破,它能直接清除大脑中的Aβ淀粉样蛋白,从病理上延缓疾病进展。不过这类药物有严格的使用指征,需要医生评估患者的病情、身体状况和影像学结果后才能使用。

非药物同等重要,而且需要家属长期坚持。比如玩拼图、读报纸、做认知训练,每天散步30分钟,多和人聊天,有些老人家,我们南宁话说很切咧,很爱聊天,很喜欢出去逛出去玩,比如去公园下棋、唱歌、跳广场舞,爱凑热闹,这其实是预防和治疗老年痴呆的非常好的办法,值得鼓励。

05护理要点:“3个安全+1个耐心”

“3个安全”

第一是环境安全。比如家里的卫生间要装扶手,防止老人洗澡或上厕所时跌倒;药要装在每日药盒里,按“早上、中午、晚上”分好,避免老人吃错药或漏吃药。我们遇到过家属把药放在抽屉里,老人自己一次吃了一天的量,这非常危险。

第二是外出安全。给老人戴定位手环,最好选那种能一键呼叫家属的;口袋里放张卡片,写上家属的电话和家庭住址,万一老人迷路了,别人能帮忙联系;尽量别让老人单独出门,如果一定要单独出门,先让他在小区里短距离熟悉路线,比如从家走到小区门口的便利店,慢慢适应。

第三是饮食安全。食物要煮得软烂,比如把肉炖成肉末、蔬菜切碎,方便老人咀嚼和吞咽,防止呛咳;如果老人有糖尿病、高血压,还要注意控制盐和糖的摄入;另外,要提醒老人慢慢吃,别着急。

“1个耐心”

比如老人反复问同一件事,家属别不耐烦说“我都说10遍了,你怎么老问”;这时候可以说“您问的这事,来咱们再一起说一遍”,语气要温和,充满鼓励和肯定。

其实只要老人还能自己做,就尽量让他自己做,比如穿衣服慢没关系,多给点时间;吃饭洒了可以在桌子上放个餐垫,这些小事能让老人保持自理能力,也能让他有“我还能行”的成就感,减少自卑情绪。

06家属与患者改如何有效沟通?

1.简化信息:一次只说一件事,使用简短的句子,比如别问 “你今天早上吃什么,等下要不要出去散步,再顺便去菜市场买菜?”,可以分三次说:“你早上吃了什么?吃饱了吗?”“等下我们去散步好不好?”“那我们顺便去菜市场买菜,行吗?”

2.放慢语速,保持耐心:给他足够的时间反应。如果老人没听清,别提高音量喊,而是凑近一点,慢慢再重复一遍。

3.使用非语言沟通:微笑、温柔的触摸、眼神交流比话语更有力量。

4.给予选择,而非开放问题:不要问“你想吃什么?”,问“你想喝粥还是吃面条?”。让她做二选一,既尊重了她的意愿,又不会让她有压力。

07预防痴呆:“护脑妙招”

首先,管好血管:一切伤害血管的因素都会伤脑。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预防中风。

其次,健康生活: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鱼类,规律运动、戒烟限酒、保持健康体重。

最后积极用脑:终身学习,培养兴趣爱好,多进行阅读、下棋等认知活动。同时,保持社交、管理情绪、避免情绪抑郁和孤独。

08“打麻将”可以预防老年痴呆吗?

打麻将是一种需要计算、记忆、策略的社交性脑力活动,是很好的认知刺激。但前提是“不带赌注地打麻将”!如果是带赌注,会导致患者情绪剧烈波动,反而不好。同理,读书、下棋、学习一门乐器都是很好的选择。

09“记忆门诊”是什么?

记忆门诊是神经内科或老年医学科下面的一个专病门诊,就像眼科里的“青光眼门诊”一样。这里的医生和团队更专业,评估工具更全面,流程更精准,并能提供一站式、长期的随访和管理方案。建议有疑虑的观众优先选择记忆门诊。

遗忘或许会偷走时光,但爱永远能守护尊严。让我们携手,用理解代替误解,用关爱消除歧视,成为他们记忆深处最温暖的守望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