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神经外科 王圣泳发布时间:2024-05-20编辑:谭凌宇校对:何梦莹审核:蓝飞燕点击: 次
近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小儿神外团队联合新生儿科、麻醉手术中心、放射学科等多学科联合奋战,成功为一名出生仅4天的早产儿实施颅内血肿清除术,经过34天的治疗顺利出院。
未满36周的小圆(化名)因“宫内窘迫、羊水过少、胎儿生长受限”,经历剖腹产来到这个世界,出生时即在当地医院诊治。3月25日,因突发肢体抽搐,出生仅4天的小圆被家人紧急送到我院新生儿科住院治疗,头颅CT检查发现右侧大脑半球脑出血并破入脑室,同时发现患儿还存在新生儿肺炎、呼吸衰竭等问题。
我院神经外科廖兴胜主任医师紧急会诊后并与家属沟通,患儿颅内出血量大,已压迫到正常脑组织,但患儿全身状况和凝血功能差,麻醉风险高,病情危重,随时有出血增多危及生命的风险,建议尽快调整患儿全身状况后,行急诊手术抢救。
多学科联动备战 神经内镜手术清除脑出血
时间就是生命。神经外科马上与新生儿科救治团队、麻醉手术中心等一起讨论病情及手术方案。一方面,新生儿科团队通过改善凝血、呼吸机辅助等治疗方案,尽快调整好患儿身体状况;另一方面,麻醉手术中心做好术前准备,神经外科密切关注患儿病情变化,随时准备手术治疗。经过紧急有序的治疗,患儿各项抽血指标趋向正常。
神经外科余永佳主任医师介绍,由于患儿小、血容量低、脑血管纤细、颅内结构复杂,对手术和出血的耐受力极差,一旦术中稍有出血将是灾难性后果,比起其他年龄段,给婴幼儿实施脑部手术的难度、精度和风险度都较大。经与家属沟通手术方案后,家属同意手术治疗,余永佳立即联系麻醉手术中心进行手术治疗。
在神经内镜辅助下,手术由余永佳主刀,王圣泳主治医师、李超住院医师作助手,手术过程有惊无险,经过近4个小时的努力,团队成功清除颅内出血。术后,小圆被送入新生儿科保温箱,启用呼吸机辅助呼吸,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特别是脑部引流液的流量、颜色和性状。
术后精准监护 为患儿康复保驾护航
经过持续有效的治疗,患儿呼吸平稳后撤离呼吸机,术后复查头部CT,颅内出血彻底清除,四肢有活动。术后两周,经神经外科医护专家每天查房、换药、查看生命体征情况及精确计算液体出入量等治疗后,小圆逐渐好转。
在神经外科、新生儿科、麻醉手术中心、放射学科等多学科联合治疗和护理团队的悉心护理下,小圆成功脱离呼吸机,吸吮力和胃肠耐受情况好转,各项指标均趋于稳定。4月27日,小圆顺利出院。
“它拯救的不仅是一个孩子,更是一个家庭!”余永佳表示,手术的成功,凝聚着多学科医疗护理团队的智慧和汗水,更体现了我院小儿神外专业团队手术技术的精湛。患者家属信任、多学科团队合作,哪怕是“生命禁区”,医护人员也有希望战胜病魔、帮助患者赢得新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