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天新生儿患青光眼?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眼科团队紧急手术守护光明

来源:眼科 刘铮发布时间:2025-02-20编辑:曾雨珊校对:韦娜审核:蓝飞燕点击:

分享到:

未满月的新生儿,有先天性青光眼。该怎么办?

近日,一对心急如焚的家长带着出生仅16天的宝宝匆匆来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就诊。他们发现孩子出生后,双眼异常增大、角膜发白,这让他们十分担忧。

由于孩子年龄太小,无法配合常规裂隙灯检查。该院眼科青光眼专业组的刘金华教授接诊后,凭借其过硬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细致入微的检查,确诊孩子患有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

原发性先天性青光眼是一种罕见的儿童致盲性眼病,通常在出生时或出生后1年内发病。它主要是由于胎儿期眼睛发育异常,导致房水(眼内液体)排出受阻,眼压升高,进而损伤视神经和角膜。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很可能会造成永久性视力损伤,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

鉴于患儿存在先天性解剖结构异常,通常药物治疗效果不佳,刘金华教授果断建议采取手术治疗。在与患儿家长进行充分沟通后,团队迅速启动绿色通道,为患儿安排了入院及手术事宜。

面对如此低龄的患儿,手术难度将会提升。但刘金华教授团队迎难而上,联合麻醉手术中心和新生儿科团队,根据孩子情况,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

刘金华教授表示,患儿年龄过小,眼部结构尚未发育成熟,且由于先天性青光眼的原因,眼球结构已出现明显变异,因此手术难度主要在于如何精准地切开小梁网,重新建立房水循环的通道。治疗目的主要是通过控制眼压,防止失明的发生。

同时,由于新生儿对麻醉的耐受性较低,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安全且高效地完成手术,也是手术的重点。

各种困难叠加下,各学科团队细致规划手术方案,在手术台上密切配合,经过1个多小时紧张有序的操作,最终成功“过关”,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患儿眼压已被控制在正常范围,迎来了光明的希望。目前,孩子病情稳定,已顺利出院。

据了解,先天性青光眼是眼科领域很具挑战性的疾病之一,刘金华教授团队每年都会完成30至50台该病的手术治疗,具备丰富的诊治和手术经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