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发布时间:2021-07-16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数字化:Apps满足不断增长的需求
数字经济合作
去年10月,越南地中海贫血患者阮先生通过一个在线平台,成功预约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科大一附院)的一位中国专家。
由于患有这种遗传性血液疾病,阮先生总是感到疲倦和呼吸急促,看起来脸色苍白。
地中海贫血在亚洲、地中海盆地和中东最常见。在亚洲,这种疾病对来自中国南方、东南亚国家的人影响最大。
地中海贫血症患者不能产生血红蛋白(血红细胞利用血红蛋白将氧气输送到身体各处),或者产生的血红蛋白过少。
越南地中海贫血疾病高发,治疗这种疾病的经验和技术却相对有限。但它的邻居中国可以伸出援手。
去年10月,跨境医疗合作平台在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正式上线,为东盟国家有高质量健康需求的人群提供线上服务。
该平台由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微软科技公司、迈瑞生物医疗电子公司和中国银联共同开发。
通过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一站式医疗和健康管理服务将涵盖患者入院之前、中、后的每一个过程。
一旦通过移动应用进入平台,来自东盟国家的患者就可以注册,并与广西医科大一附院的专家进行远程医疗交流。如有必要,患者还可以申请跨境医疗运输,允许他们来中国做进一步治疗。
此外,这个数字平台有十种不同的语言可供患者选择,其中包含了东盟国家使用的所有语言,未来还将有更多的语言可供选择。
与中国银联的合作让患者可以用当地货币支付账单,省去了兑换货币的麻烦。
尽管身在越南的阮先生无法预约到前往广西的交通工具,但他仍然可以从中国专家那里得到诊断,并在当地的合作医院接受治疗。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院长陈俊强表示,基于双方的共同疾病谱,卫生领域的合作一直是中国—东盟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他说:“一些疾病,比如地中海贫血,在东南亚国家的发病率和我们差不多,但我们的整体治疗水平比他们高。”他曾多次访问这些国家进行实地研究。
陈俊强表示,借助该平台的远程协同云服务,医科大一附院可以与东盟国家的医院进行更具体、更深入的合作。
“这样的合作还可以为合作伙伴提供包括远程会诊、患者转诊、学习交流等跨境功能,实现医院之间的信息无缝共享和患者一体化服务。”
与此同时,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也在努力建立一个网络平台,使其所有合作医院可以共享必要的信息和准确的医疗诊断,以获得更好的治疗。
在这个医疗生态系统中,患者可以去任何指定的医院。确诊后,当地医生将通过远程医疗平台与广西的医生进行会诊。
陈俊强说:“当我们进行跨境医疗诊断时,医生对疾病的描述比对患者或家庭成员的描述要准确得多。”
他表示,未来,这个跨境平台将利用云技术,建立基于互联网+的病理诊断中心、影像诊断中心和ICU监护中心。
彼时,中国和东盟准备进一步挖掘数字经济合作潜力,医疗数字合作应运而生,尤其是在新冠疫情期间。
时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的苗圩表示,数字经济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也可以促进经济和社会发展。
他说,从可以确保医疗用品及时供应的数字基础设施,到可以使诊断更快、更准确的数字技术,数字应用一直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需求。
陈俊强院长表示,在去年抗击新冠疫情期间,通过在线会议,医科大一附院组织了7次在线国际会议,与东盟国家和其他国家分享其新冠疫情防控经验。
医院还制作了关于咽拭子核酸检测和保护医务工作者的操作手册的英文版视频,并将其分享给东盟国家的医院。
他说:“医疗需求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需求。国与国之间的友谊在于人民的亲近,人民的亲近在于心灵的交流。”
内容来源:中国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