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6-01-07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http://epaper.gxnews.com.cn/ddshb/html/2016-01/05/content_2683024.htm
■生活报记者 梁乾胜 实习生 石春凤
核心提示
2016年1月1日,新版《人口与计划生育法》开始实施,其中明确规定国家提倡一对夫妻生育两个子女。这意味着,2016年1月1日零时以后出生的“二孩”都是合法的,无需再缴纳社会抚养费。
昨日,记者从广西妇幼保健院、南宁市妇幼保健院、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等4家医院了解到,今年元旦当天,4家医院共计接生了43个“元旦宝宝”,其中23个是“二宝”。
幸福一刻
刚过1日零时
女婴就降临
伴随着2016年新年钟声的敲响,喜气也降临到了不少产妇身上。记者从南宁各大医院了解到,“元旦宝宝”争相出生,其中不少是“二宝”,让家人们欣喜不已。这也是2016年第一批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婴儿。
1月1日零时30分,在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房内,一个可爱的女宝宝降生了,这是该医院2016年出生的第一个宝宝。医生告诉记者,宝宝身长50厘米,体重5.76斤。母亲已经是第二胎产子了,分娩方式为顺产。记者综合多家医院得出信息,这可能是南宁第一个符合“全面二孩政策”的“二宝”。
昨日,记者走进广西妇幼保健院厢竹产科,看到不少产妇及家人的脸上都露着喜悦的笑容。
许女士今年31岁,之前已经生了一个孩子,这次是第二个孩子,是个男宝宝,宝宝身长50厘米,体重8.6斤,属于剖宫产。
“很开心,真的运气好,我们家的二宝在全面二孩政策实施的时候来到,可以免了几万元的罚款。”1月3日,在广西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产科,生下二孩的许女士告诉医生,她和丈夫都是非独子女,赶上了国家二孩政策,对于自己成为符合新政的幸运儿感到很高兴。
43个宝宝
一半以上是“二宝”
2016年1月1日,全面二孩政策正式落地,这也使得一些符合政策出生的“幸运二孩”备受关注,也让医院的医务人员忙碌了起来。
“从1月1日元旦零时开始,我们产房就开始忙碌了起来。”昨日,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产科副护士长、产长黄玲介绍,元旦期间,平均每天出生10多个新生儿,其中,属于“二宝”的占了一半,平时,平均每天分娩5人左右,真是忙坏了医务人员。
“很忙碌,新年的时候,我们都是陪护在产妇身边,宝宝的到来,就是我们最好的节日礼物。”广西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产房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个元旦似乎比平时还要忙一些。
据记者统计,4家医院元旦当天共计接生了43个“元旦宝宝”,其中 23个是“二宝”,二孩产妇年龄为27-40岁,顺产人数和剖宫产人数持平。
医生预计
年底或迎
“二宝”出生高峰期
“元旦起,全面二孩政策实施,意味着全面二孩时代来临,预计今年10月份,将迎来二孩出生高峰期。”自治区人民医院产科副主任梁旭霞分析道。
记者了解到,为了应对二孩生育高峰期到来,南宁各医院都计划增加病床或扩建科室,有的医院还广招人马,培养助产士。
“我们现在产科有医务人员40人,去年还新招了20人,同时为了应对二孩生育高峰期到来,我们医院将规划增设一楼层,扩建为产科病房。”梁旭霞介绍。
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厢竹院区也正在装修新的产科病区,可增加病床30张,待装修完工后,可有效应对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同时也将开设孕前咨询门诊,提供优生咨询及相关指导。
南宁市妇幼保健院也针对全面二孩生育高峰期的到来,做足了准备,推出“再生育门诊”,方便准备生二孩的父母咨询与体检等举措。
新闻链接
高龄产妇生二胎注意事项
随着“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很多家庭都开始准备再生个小宝宝。但是,由于女性的最佳生育年龄是24-29岁之间,所以准备生二胎的妇女孕前检查应该注意的事项不少。
据医生介绍,孕前3个月开始到怀孕3个月,每个妇女都应该补充小剂量叶酸,以预防胎儿神经管畸形;远离小宠物,避免感染弓形虫;远离二手香烟,降低胎儿发生先天畸形、早产的风险;减少使用电脑的时间,同时不化妆不涂指甲油。
高龄产妇应积极治疗慢性病
高龄孕产妇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类疾病: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肾脏疾病、贫血、阴道炎、痔疮。因为孕期由于胎儿生长发育的需要,母体在激素的作用下,各系统都会相应发生一系列适应性的生理变化,有可能会对母体既往的疾病有所影响。患有此类疾病的女性,孕前一定要征求相关科室医生的意见,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能否耐受孕期各系统所要承受的负担。
在确定妊娠以后,要尽早到产科建立病历档案,做好身体各项一般基础情况的检查,以便为今后判断身体的变化是否正常提供依据。35岁以上的孕妇还必须做羊膜穿刺检查,这一检查通常在孕16-20周进行,因为这一时期胎儿小、羊水多,羊水细胞容易培养,又适合做生化测定,通过这项检查可以发现胎儿是否有染色体异常和先天性代谢疾病,诊断胎儿有无开放性神经管畸形。在孕25周左右进行B超检查也可以发现脑积水、脊柱裂、唇腭裂、肢体缺失、发育迟缓、羊水胎盘异常、内脏异常等方面的疾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