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6-01-25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中国新闻网: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与全区68家医院共话双向转诊
http://www.gx.chinanews.com/kjwt/2016-01-25/131578.shtml
南国早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与全区68家基层医院开展技术合作 大医院放慢脚步“拉一把”小伙伴
http://ngzb.gxnews.com.cn/html/2016-01/24/content_1226129.htm
南宁晚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 与全区68家医院共话双向转诊
http://www.nnwb.com/html/2016-01/25/content_197930.htm
南国早报南宁讯(记者张若凡)1月23日,广西医科大一附院召开2015年对口支援与医疗技术协作医院院长论坛。该院目前与全区68家基层医院开展技术合作,通过对口支援、巡回医疗等方式让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作为广西医院中的“航母”,广西医科大一附院是全区门诊量最多的医院,全区各地的病人都来找专家,年门诊量超过300万人次。“全区人民上南宁”太不容易,让专家、名医“下乡”才是正道。优质医疗资源的数量虽然有限,但是用好了效果是无限的。
近几年,该院通过多种形式对基层医院开展帮扶,包括对口支援、技术合作、远程医疗、巡回医疗等。比如巡回医疗方式,基层医院想学什么,巡回专家团就教什么,用一周时间下基层,开讲堂、带会诊、教手术,手把手教技术。据统计,2015年,该院共派出26名专家,分别赴18家协作医院进行巡回医疗讲学活动。
该院院长曾志羽告诉记者,2014年以前,该院的门诊量以每年10%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增速放缓,门诊量只比上年增长0.9%。这从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基层医疗水平提高了,留在当地看病的患者多了。分级诊疗的医改政策正在逐步显效,大医院主要职责是疑难危重症的诊疗,常见病、多发病留在基层看。要让患者放心地留在基层医院看病,就需要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帮助基层小伙伴“快长快大”。
广西医科大一附院与全区68家医院共话双向转诊
发表时间:2016-01-25 11:43:59来源:中新网广西新闻
摘要提示:为加强与各医疗技术协作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整合医疗资源,增进医院相互间的业务协作往来,促进下一步分级诊疗及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开展,1月23日下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南宁召开2015年对口支援与医疗技术协作医院院长论坛。
中新网广西1月24日电(蓝飞燕)为加强与各医疗技术协作医院之间的沟通交流,整合医疗资源,增进医院相互间的业务协作往来,促进下一步分级诊疗及医疗联合体工作的开展,1月23日下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南宁召开2015年对口支援与医疗技术协作医院院长论坛。
广西医科大学校长赵劲民、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医政医管处处长罗杰峰、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曾志羽、院党委书记覃远汉等全体在院领导及内、外、妇、儿科负责人,全区68家医院的院长及医务科科长共250多人出席论坛,共话双向转诊,探索医疗联合体。
赵劲民在致辞中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一直非常重视对口支援和技术协作工作,充分发挥医院的人才、技术和管理优势,从医疗、护理、科研、院感、继续医学教育等多个方面与医疗技术协作医院开展全面技术协作,自2007年起,共与68家医院签订医疗技术协作协议,建立了良好的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创新开展巡回医疗等协作方式帮助受援助医院全面提升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同时,通过吸收技术协作医院的业务骨干到医院进修,实现了医疗卫生人才、技术的交流。
会上,曾志羽介绍了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技术协作与对口支援工作情况。他表示,2015年,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派出26名专家分为6组,分别赴18家协作医院进行巡回医疗讲学活动,完成了教学查房245人,疑难会诊(讨论)93次,手术指导69例,科室小讲课112次,全院大讲课84次,专家门诊613人,抢救3次,义诊15次,义诊人次1521人,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优质、便利、高效、安全的医疗卫生服务。
曾志羽介绍,截至2015年11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与68家基层医院签订医疗技术协作协议,并制定医院与对口支援医院、医疗技术协作医院、双向转诊单位之间的双向转诊工作方案,努力实现医疗卫生机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实现患者“无缝式”连续化管理,实现大病、重病在大医院,小病、疾病康复在合作医疗机构的工作目标。
论坛对全面提升医疗技术协作医院的管理理念、技术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探索双向转诊、构建医疗联合体,推动广西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和谐发展起积极的推动作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