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家媒体报道俄罗斯籍女孩妮卡在我院完成器官移植,让4人重获新生

来源:发布时间:2022-11-17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1.中新网:广西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 俄罗斯女子捐献器官救4人


https://m.chinanews.com/wap/detail/chs/zw/9896302.shtml


  中新网南宁11月17日电(张广权 韦娜 甘辛)一场“特殊”供体的器官移植手术16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供者是30岁俄罗斯女子妮卡,她的肝脏、双肾为4名广西患者带来希望。


  据悉,这是首例俄罗斯籍人士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也是首例外籍人员在广西进行器官捐献。


  2018年,俄罗斯女孩妮卡与广西贵港男子欧阳相识相恋,不久后便结为夫妻。2019年,欧阳陪妮卡到俄罗斯看望母亲后先行回国。谁知,本以为的“暂别”竟因疫情拖了3年之久。


  2022年10月,妮卡乘飞机从俄罗斯飞到内蒙古,转长沙,再飞往魂牵梦萦的目的地——南宁。10月30日早上,这对久别的夫妻终于重聚,3年的相思之苦化为紧紧的拥抱。  然而,从那一刻开始,这场久别重逢已被摁下了倒计时。妮卡告诉欧阳,自己有些不舒服,两人随即马不停蹄地开车回家。两个多小时后,在广西贵港服务区停车休息时,意外发生了——妮卡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呼吸心跳骤停。经多方抢救,医生最终宣布妮卡脑死亡。


  欧阳比妮卡大8岁,谈恋爱时,欧阳曾跟妮卡说,自己比她大几岁,可能以后会比她更早离开这个世界,如果先离开了,想把器官捐献,让妻子知道他还“活”在世界上与她相伴。妮卡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意愿。然而,造化弄人,先走的人成了妮卡。欧阳按照两人曾经的约定,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11月4日,欧阳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


  器官捐献必须有患者所有直系亲属同意,即欧阳和妮卡的父母。据了解,妮卡的父亲已去世多年。在向相关机构咨询后,欧阳跟远在俄罗斯的岳母说了妮卡想要器官捐献一事,并取得了岳母的同意和支持。


  亲属关系证明、授权委托声明、捐献所需材料、给俄罗斯驻中国领事馆去函等等......一切流程、材料均合法合规后,供体分配程序才正式启动。


  11月16日,器官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上午8时许,全体医护人员举行默哀仪式。随后,移植手术正式开始。下午约6时半,随着肾脏的取出,妮卡的供体手术结束。


  为了实现器官利用最大化,把更多的爱和器官传承给更多患者,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团队通过劈离式肝移植手术,把肝脏分成左右两边,分给两名需要器官移植的肝病患。


  目前,两台肝移植手术已顺利完成。妮卡左侧的肝脏给了一名15岁的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右侧的肝脏给了一名肝细胞癌患者。患者术后指标良好。两个肾脏的移植手术将在17日进行,两名等待移植的患者都是尿毒症患者。4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都是广西籍人士。


  据广西红十字会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7月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11月14日,广西全区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8000多个,捐献例数位于中国前列,遗体捐献372例(含遗体捐献时捐献角膜案例),单纯眼角膜捐献142例。(完)


微信截图_20221117181103.png



2.南国早报:广西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来自俄罗斯的她,将大爱传递给4名广西患者


 https://app-h5.ngzb.com.cn/shareArticle?news_id=1453443162



11月16日,俄罗斯姑娘NIKA(妮卡)的生命永远定格在了30岁。被疫情阻隔三年后,为了与广西的丈夫团聚,这个姑娘历尽艰难终于从俄罗斯重回广西,却在与丈夫相见后不到3个小时突发急病,再也没有醒来。


一段命运多舛的跨国爱恋终究未能如愿。情虽尽,缘未灭。妮卡的家人决定将她的器官捐献出来,4名广西患者的生命因此得以延续。这位异国女子以另一种方式留在了广西这片土地上。对于她的丈夫欧阳先生(以下称欧阳)来说,从此以后,两人再也不会在这个纷扰的世界里失散了,“她换了一个形式,永远陪在我身边”。


一别三年,心里只有团聚


这是首例俄罗斯籍人士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也是广西的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这份大爱的背后是一个悲伤的爱情故事。两个相爱的人奋不顾身跨越了国界,却输给了命运的无常。


2018年,妮卡与欧阳因为工作关系在广西相识,两人都从事音乐后期制作工作,在工作中擦出火花,很快坠入爱河。2019年4月,他们结婚了。9月,欧阳陪妻子回俄罗斯看望她的妈妈。因为工作,他先回国了。没想到,这一别就是三年。


欧阳回国后不久,新冠疫情在全球范围内爆发。留在俄罗斯的妮卡为了尽快回到中国与丈夫团聚,打疫苗、办理相关手续、抢机票……欧阳说,已经不记得多少次了,好不容易买到机票,航班又取消了,“这三年我们太难了,几乎花光了所有积蓄,心里只有团聚”。


远隔重洋的两个人每天都会视频,憧憬着未来的日子。“我们约定了,不管等三年还是五年,哪怕是十年,我们都要在一起,谁也不放弃。”欧阳说,选择结婚就是选择了这份责任,再多困难也要克服。


相见不到三小时,意外发生


今年10月,团聚眼看就要成真。妮卡乘飞机从俄罗斯飞到内蒙古,转长沙,再飞往魂牵梦萦的目的地——南宁。


10月30日早上,这对久别的夫妻终于重聚了,3年的相思之苦化为了紧紧的拥抱。


然而,从那一刻开始,这场久别重逢已经被摁下了倒计时。妮卡告诉欧阳,自己有些不舒服,两人马不停蹄开车回桂平的家。两个多小时后,在贵港服务区停车休息时,意外发生了——妮卡突然呼吸困难,脸也紫了,眼睛往上翻,眼看就不行了。


之后,妮卡被送往贵港市人民医院急救,可是医生说大概率没希望了。欧阳不死心,又把妮卡转送到南宁医治。遗憾的是,依然无力回天。妮卡最终被判定为脑死亡。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专家表示,妮卡的意外是肺栓塞导致的。引起肺栓塞的主要原因可能是妮卡身体有一些问题,此次为了回国,长时间坐飞机,引起下肢血栓,血栓随着血液进入肺部,引发肺栓塞。


心尖上的爱人,欧阳舍不得放手,于是想到恋爱时两人曾经聊过器官捐献的事。 


欧阳比妮卡大8岁,觉得今后自己会先走,到时候妮卡怎么办呢?当时他就想做器官捐献,“让她知道我还在这个世界上陪着她”。妮卡表示自己也有同样的意愿。


造化弄人,先走的人成了妮卡。欧阳按照两人曾经的约定,做出了捐献器官的决定。11月4日,欧阳签署了器官捐献同意书。


多方努力,最终促成跨国捐献


外籍人士捐献器官并不容易,此前广西从未有过先例。在红十字会、医院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办公室(OPO)等多方努力下,终于促成了这个善举。


器官捐献必须患者所有直系亲属同意,即欧阳和妮卡的父母。据了解,她的父亲已去世多年。妈妈是一个非常善良的人,领养了5个孩子,而妮卡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我说,妈妈你可以骂我,可以怪我。她说,这是妮卡的选择。”这让欧阳更加悲痛,“我老婆真的很爱我,为了回中国看我,命都不要了。”


亲属关系证明、授权委托声明、捐献所需材料、给俄罗斯驻中国领事馆去函……一切流程、材料均合法合规后,才启动了供体分配程序。


大爱延续,4名广西患者受益


16日上午9时30分,第一场肝移植手术开始。躺在手术台上的是一名15岁的广西女孩,急性肝功能衰竭,如果短时间内无法等到可移植的肝脏,等待她的将是死亡。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董淳强介绍,为了器官利用最大化,移植团队将妮卡捐献的肝脏劈离为左右两边,分别移植给两位终末期肝病患者。


 5个小时后,第一台手术顺利结束,目前移植进去的肝脏已经存活,孩子术后指标在逐渐好转。接下来,另一半肝脏将移植进一位肝细胞癌患者的体内。17日将进行两台肾移植手术,两位尿毒症患者因此受益。


广西红十字会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7月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11月14日,全区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8000多个,捐献例数位于全国前列,遗体捐献372例(含遗体捐献时捐献角膜案例),单纯眼角膜捐献142例。


微信截图_20221117181257.png



3.930电台:大爱无疆!俄罗斯姑娘突发疾病脑死亡,捐赠器官拯救4名广西患者


https://mp.weixin.qq.com/s/1JaKATbE0_hZ5WF6TbE-uQ


俄罗斯姑娘诊断为脑死亡广西丈夫帮助她完成最后的心愿——捐献器官


俄罗斯姑娘Nika30岁,丈夫欧阳先生是广西贵港人,2018年两人在工作中相识,2019年喜结连理。今年10月中旬,两人因故分离三年后刚刚在中国团聚。10月30日,两人在回桂平老家的路上,Nika因肺栓塞造成心跳呼吸停止,虽经心肺复苏抢救回来,先后在贵港市人民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抢救,但心跳呼吸停止已造成了不可逆性的脑损伤,已诊断为脑死亡。


欧阳先生说,两人曾谈及器官捐献事宜,都有这样的想法和意愿。所以,他决定帮助她完成心愿,让爱延续,也让他知道Nika还留在世上。


11月16日,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器官移植科主任、主任医师董淳强介绍,Nika捐献了肝脏和肾脏。


为了实现器官利用最大化,把爱传承给更多患者,医生通过劈离式肝移植手术,也就是把肝脏分成左右两边,“一肝救两命”,分别移植给一位15岁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以及一位肝细胞癌患者。而两个肾脏将移植给两位尿毒症患者。这4位接受移植手术的患者都是广西人。


11月16日下午2点,第一台肝脏移植手术完成,肝脏成功在这位15岁急性肝功能衰竭的患者体内存活,病情在逐渐好转中。董医生介绍,如果没有俄罗斯姑娘Nika的无私奉献,等待这位15岁少年的命运只有死亡。


董医生介绍,接下来将继续进行第二台肝脏移植手术,明天将进行肾脏移植手术。


记者了解到,自2011年7月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11月14日,全区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 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 8000多个,捐献例数位于全国前列,遗体捐献372例(含遗体捐献时捐献角膜案例),单纯眼角膜捐献142例。


大爱无疆,感谢您,Nika!感谢每一位捐献者,让爱延续!


微信截图_20221117181343.png


4.南宁晚报:广西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来自俄罗斯的她,将大爱传递给4名广西患者

5.南宁宝:大爱无疆!俄罗斯姑娘突发疾病脑死亡,捐赠器官拯救4名广西患者


https://mp.weixin.qq.com/s/fXASltGVAh2B-zmKXoY7Ig

http://nnwb.nnnews.net/p/103624.html


看着病床上的妻子Nika(妮卡),欧阳先生伏下身子给了她深情的一吻。结婚后分别三年,见面不到3小时,Nika因突发疾病,经多方抢救无效,医生最终宣布脑死亡。为爱跨越万里的俄罗斯女孩Nika“走”了,但她却把自己的肝脏和肾脏留在了中国。用一种人类对同胞的大爱,跨越国界、跨越种族,给广西4位患者带来生的希望。据了解,这也成为广西首例外籍人士人体器官捐献者。


跨越万里,俄罗斯姑娘相隔三年为爱奔赴


11月16日下午3时,阴沉的天空突然下起了雨。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医科大一附院)住院大楼前,来自广西的欧阳先生神色黯然地回忆起与妻子相识、相恋、结婚的点点滴滴。


2018年,在梧州工作的欧阳经朋友介绍,认识了来自俄罗斯的Nika,共同的音乐爱好和工作,让两颗年轻的心越走越近。半年后,两人确定了恋爱关系。2019年4月,两人登记结婚,并在同年9月份一起回俄罗斯看望Nika的妈妈。


探亲之后,欧阳一个人返回广西。虽然远隔万里,两人却经常通过通信工具沟通。因为各种原因,Nika回中国的签证一再改签。直到今年中秋节,才定好来中国的机票。


从俄罗斯飞到中国的内蒙古,转机飞湖南长沙后,再飞来南宁。为爱跨越万里的两人在见面时激动得拥抱了5分钟。因为见面前两天Nika说脚部出现了一些问题,见面后,欧阳决定带妻子回贵港后就去看医生。


世事难料,让欧阳万万没想到的是,见面的喜悦才过去不到3个小时,在途中一个服务区准备上洗手间时,Nika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呼吸心跳骤停,马上送贵港一家医院抢救一天后,转到医科大一附院。然而,经多方抢救,医生最终宣布Nika脑死亡。


为爱延续,他捐献肝脏和肾脏器官


“在谈恋爱时,我曾经跟妻子说过器官捐献的话题,她同意并说也愿意做一名器官捐献志愿者。”欧阳说,当时对妻子讲,自己比她大几岁,可能以后会比她更早离开这个世界,如果先离开了,想把器官捐献,让妻子知道他还“活”在世界上与她相伴。


然而,让欧阳没想到的是,Nika会突发急病,他希望通过帮Nika捐献器官,让爱延续,也让他知道Nika还“活”在世上。


在向相关机构咨询后,欧阳也跟远在俄罗斯的岳母说了器官捐献一事。“岳母说,这三年来,我妻子每天都想着回中国与我生活,对于器官捐献一事,她表示同意和支持。”


医科大一附院器官移植科主任、主任医师董淳强介绍,Nika捐献了一个肝脏和两个肾脏。


超越国界,广西4名患者将重获新生


为了实现器官利用最大化,把更多的爱和器官传承给更多患者,医科大器官移植团队通过劈离式肝移植手术,也就是把肝脏分成左右两边,“一肝救两命”,把肝脏分给两名需要器官移植的肝病患者。


目前,器官移植手术已经完成了第一台手术,Nika左侧的肝脏给了一名15岁的急性肝功能衰歇的少年,右侧给了一名肝细胞癌患者。


“手术从上午9时做到下午2时,历经5个小时。肝脏已经在少年体内存活,术后指标在逐渐好转,希望这个孩子有良好的恢复。今天将完成两个肝脏移植手术。”董淳强介绍,如果等不到肝源,等待这名15岁少年的命运只有死亡。而另一名准备肾移植的患者已经等待了3年。


两个肾脏的移植手术将在17日进行,两名等待移植的患者都是尿毒症患者。4名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都是广西籍人士。


据了解,自2011年7月,广西开展人体器官捐献工作以来,截至2022年11月14日,全区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 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 8000多个,捐献例数位于全国前列,遗体捐献372例(含遗体捐献时捐献角膜案例),单纯眼角膜捐献142例。


微信截图_20221117182126.png


微信截图_20221117181522.png


6.南宁广播电视台:爱无国界丨30岁俄罗斯女子离世,捐献器官救助4个广西人


https://nntt.nntv.cn/nntt/app/sharenews.html?id=289672


Nika是一名广西媳妇,因为工作关系,2018年她与桂平小伙欧阳相识、相爱,并于2019年4月走进了婚姻殿堂。2019年,欧阳陪Nika到俄罗斯看望母亲,后先行回国。谁知,本以为的“暂别”竟因疫情拖了3年之久。今年10月30日,Nika终于来到南宁,欧阳接她回桂平老家。谁知道,回桂平的路上,意外发生了,Nika突发疾病,因肺栓塞造成心跳呼吸停止,虽经心肺复苏抢救回来,但心跳呼吸停止已造成了不可逆性的脑损伤。欧阳想到妻子曾经和自己讨论过器官捐献的事情,经过和Nika母亲商量,他们做出决定,帮助Nika完成心愿,让她的生命在中国广西得以延续。 


今天(11月16日)是30岁的俄罗斯女子Nika躺在病床上的第18天,也是最后一天了。上午时左右,Nika被送进手术室,她的一个肝脏、一对肾脏被分别取出,捐献给了四名急需器官移植的广西人。这是她早就决定好的方式,将大爱留给这片她深爱的土地。


Nika丈夫欧阳说:“捐赠器官是我先提起来,我们以前谈恋爱的时候,我说如果以后我走了,我会捐赠我的器官,让你知道我还在,你在中国就不会感觉到孤单,然后她也跟我说,那我也是这样。”


为了让Nika的器官得到最大的利用,移植专家决定使用肝脏劈离手术,将她的肝脏分成左右两边,分别给两位终末期肝病患者使用,这两位患者如果再不接受肝移植,就会濒临死亡。


今天下午2时许,第一台肝移植手术成功完成,Nika的肝脏在一位15岁的急性肝功能衰竭青少年的体内开始“生根发芽”,另一台肝移植手术也会在今天完成。


记者了解到,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提高,在器官保存尤其是肾脏保存方面有了新技术,使得器官功能得以更长时间、更健康保存。明天,专家将继续进行两台肾脏移植手术,这两位的尿毒症患者已经等待了三年,靠着透析续命的他们将因为Nika的“生命礼物”,按下生命“重启键”。


器官的四位新主人互不相识,他们没有想到,改变他们健康和命运的“好心人”,是一位30岁的俄罗斯女子。


微信截图_20221117181626.png



7.广西综艺旅游频道:妮卡,谢谢你!


https://mp.weixin.qq.com/s/vFTQpk6q884naLRZLaiXLw


有一种爱可以跨越国界、种族是人类对同胞的大爱。11月16日,30岁俄罗斯籍女子妮卡因急性肺动脉栓塞不幸去世,她的丈夫按照与她生前的约定将妮卡的器官捐献。这是首例俄罗斯人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的案例,也是首例外籍人员在广西进行器官捐献的案例.00:2


30岁俄罗斯女子突发疾病脑死亡,丈夫强忍悲痛捐


2018年妮卡和丈夫欧阳先生因音乐结缘,并于4月24日在中国结为夫妇。2019年,妮卡回到家乡,由于疫情原因,一别就是3年。今年10月中旬,妮卡为爱跨越万里,回到爱人身边,未曾想到这份见面的喜悦只维持了不到3个小时,在回桂平家乡途中妮卡在桂平服务站突发急性肺动脉栓塞,呼吸心跳骤停。先后从贵港转至南宁的医院抢救,最终抢救无效宣布脑死亡。


夫妻俩曾约定,回国后一起去做器官捐献登记


欧阳先生说当初妮卡吸引他的就是善良和纯真。谈恋爱时他们就有捐献器官的想法,还曾约定等妮卡回中国后一起去做器官捐献登记。“我谈恋爱的时候说可能以后会比你更早离开这个世界,如果说我离开了,我也想做器官捐赠,让你知道我还活在世界上陪着你”。


爱能跨越国界,也能跨越生死。欧阳先生没有忘记跟妮卡的这份约定,在和妮卡的母亲联系后,母亲也表示同意和支持,她说这是她女儿的选择。


她的器官捐献,帮助4人重获新生


2022年11月16日,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两台肝移植手术顺利完成,明天将进行两台肾移植手术,妮卡捐献出的器官将使4名患者获益。


截至2022年11月14日,广西累计完成遗体和人体器官捐献3406例,共捐献心脏、肾脏等大器官8000多个,让8000多名患者重获新生.


送别,致敬


这一幕让人为之感动,欧阳先生说“我觉得她还在陪着我”让我们为妮卡送别,向她致敬。


“妮卡,一路走好”“换了一种方式留在人间”


微信截图_20221117181759.png

8.人民网、环球时报微博转发:


微信图片_20221118104442.png


微信图片_20221118104447.png



9.Qnews|俄罗斯一女子远嫁中国后因病不幸去世 广西丈夫按其遗愿申请器官捐献

https://app.bjtitle.com/8816/newshow.php?newsid=6260021&src=stream&typeid=5&did=53302878c68541b28390933ff867d9df&ff=fz&uid=320375&show=0&fSize=M&ver=3.0.6&mood=wx


北京青年报记者11月17日从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获悉,11月16日上午,一场特殊供体的器官移植手术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进行。供者是一名30岁的俄罗斯女子,她的肝脏、双肾将为4名广西患者带来希望。据悉,这是首例俄罗斯籍人士在中国进行器官捐献,也是首例外籍人员在广西进行器官捐献。


医院介绍,2018年,俄罗斯女孩妮卡(Nika)与广西贵港男子欧阳先生相识相恋,不久后便结为夫妻。2019年,欧阳先生陪妮卡到俄罗斯看望母亲,后先行回国。谁知,本以为的“暂别”竟因疫情拖了3年之久。


今年10月,妮卡终于再次来到中国,欧阳先生到南宁接她。“我们俩见面都哭了。我很开心,真的非常开心,谁知路上就出事了。”欧阳先生表示。据接诊记录显示,妮卡系因大面积肺栓塞造成心跳、呼吸停止,虽经心肺复苏抢救回来,但心跳呼吸停止已造成了不可逆性的脑损伤。


欧阳先生不愿放弃,他将妮卡从贵港当地医院转至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继续救治,但最终还是不得不接受了事实。据悉,妮卡比欧阳先生小8岁,两人曾谈及器官捐献事宜,都有这样的想法和意愿。“那就做器官捐献吧,让我知道她还留在世上,让我觉得她还陪着我,就是这个念想一直支撑着我走到现在。”


但医院表示,外籍人士捐献器官并不容易,此前广西从未有过先例,国内也属少见。医院的医务部负责了协助欧阳先生办理器官捐献手续的工作,医务部部长尚丽明表示,这也是他们首次接受到外籍人士的器官捐献工作,按照我国规定,器官捐献需要捐献者所有直系亲属的同意。但是,妮卡的家人远在俄罗斯,如何沟通成为一道难题。尚丽明表示,他们了解到,妮卡的父亲早已去世,妮卡的母亲非常善良,领养了5个孩子,妮卡是她唯一的亲生女儿。因此为妮卡办理遗体捐献必须征得其母亲的同意。


尚丽明说,医务部的工作人员忙了好几天,向俄罗斯驻华领事馆提交了文件,并将遗体捐献的大量材料全部翻译成俄语,发给了妮卡的母亲。最后和妮卡的母亲进行了视频通话,进行确认工作。11月15日下午,欧阳先生与妮卡的母亲视频通话,母亲跟女儿见了最后一面。“我说,妈妈你可以骂我,可以怪我。她妈妈却说,这是妮卡的选择。我现在真的觉得,我老婆很爱我,命都不要了回中国来看我。”欧阳先生表示,妮卡出事的那段时间里,其母亲一直在祈祷,希望女儿情况好转。尚丽明也表示:“视频通话时,能够感受到妮卡的母亲非常悲痛,但她认可女儿的遗愿,同意了女儿的遗体捐赠。”


尚丽明表示,在此过程中,医务部也和欧阳先生进行过多次沟通,“每一次沟通时,这个男子汉都非常悲痛,次次都哭了出来。”


在妮卡家属、广西红十字会、医院医务部以及重症医学科等多方努力下,终于促成了这个善举。11月16日,器官移植手术如期进行。一大早,欧阳先生及家人来送妮卡最后一程。在ICU病房外,欧阳先生给了妮卡最后一吻,念叨着:“老婆,我真的舍不得你。”


上午8时许,手术室内的全体医护人员举行了默哀仪式。随后,移植手术正式开始,器官移植科董淳强主任医师、董昆副主任医师及肝胆外科余水平主任医师将带领器官移植团队接连完成多台手术。


按计划,妮卡的肝脏将劈离式移植给一名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和一名肝细胞癌患者,两个肾脏分别用于救治两名尿毒症患者,4名患者均为广西人。医院表示,急性肝功能衰竭的青少年若不能及时进行肝移植手术,将可能面临死亡,这次捐赠属于雪中送炭。


董淳强说,爱是不分国界的,外籍人员作为供体本身对手术是无影响的,随着移植药物和移植技术的进步,手术后的排斥治疗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不会因为是外籍人士导致出现排斥概率增大。


据介绍,11月16日进行的两台肝移植手术已经顺利完成,患者术后指标良好。11月17日下午4时许,两台肾移植手术也已顺利完成。截至11月14日,广西累计实现遗体和人体器官(组织)捐献3406例,其中器官捐献 2892例(含器官捐献时捐献遗体角膜案例),捐献器官 8000多个,让8000多名患者重获新生。


微信图片_20221124085434.jpg


10.广西广播电视台新闻频道:大爱无疆 广西实施首例外籍人士器官捐献

https://h5.gxtv.cn/html/article/wapArticle.html?dataSource=0&objId=ca0ea80847104f20bf586e12801efa7d


微信截图_20221124085908.png


11.香港文汇报:

微信图片_20221124085611.jpg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