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晚报:临床心电生理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 首家“全三维心电生理培训基地”揭牌

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6-08-30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分享到:

南宁晚报:临床心电生理进入“全三维模式”时代 首家“全三维心电生理培训基地”揭牌

http://www.nnwb.com/html/2016-08/30/content_228754.htm

 

心律失常是常见的心脏疾病,不但影响人的生活质量,严重时还导致心功能衰竭、脑中风等,危及生命。以往治疗此病,是在X射线二维平面影像指引下进行的,不但无空间分辨、定位和记忆功能,而且X射线会对医患双方造成辐射伤害。

8月27日,“全三维心电生理培训基地”正式在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挂牌,这是全国首家挂牌该基地的医院,这将减少以往心律失常患者治疗中存在的弊端,并大大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突破传统 全三维提高手术成功率,并减少并发症和X射线伤害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钟国强教授介绍,自1987年应用导管射频消融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临床心脏电生理学和导管射频消融术得到日益广泛地应用,并成为绝大部分快速性心律失常治疗的首选方法。

传统的心电生理标测和导管射频消融术是在X射线二维平面影像指引下进行的,无空间分辨、定位和记忆功能。此外,由于X射线对医患双方造成辐射伤害,安全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和关注。

然而,三维解剖标测系统的应用为临床心电生理检查和心律失常的导管射频消融治疗开创了新纪元,以其为主的标测技术的绿色电生理检测已逐步替代以往的常规二维标测方法,指导从室上性心动过速至各种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介入诊断和导管射频消融治疗,使其较单纯地依靠X线影像指导消融治疗更具有诸多优势,既提高了手术成功率,又减少了并发症和X射线伤害。

聚焦现场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成全国首家培训基地单位

据悉,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14年度中国医院科技影响力排行榜”位列综合排名43位,心血管病学更是排在了第31位。心血管病内科是国家临床重点建设专科,也是国家卫生计生委心律失常、冠心病及先心病介入诊疗技术培训基地,年均心律失常介入治疗近千例,并于2005年率先在广西引进美国强生公司的三维标测系统CARTO·XP应用于心房颤动等复杂心律失常的标测和消融治疗,成为全国较早开展三维标测指导消融治疗的医院之一。自2010年开始,医院心律失常团队紧跟世界电生理前沿发展步伐,在全国率先提出了电生理低介入损伤——全三维介入诊疗的理念,逐步实现全三维诊疗手术。而且每年为区内外培训电生理专业人才。

正是这样的努力,使之成为美国强生心电生理学院在中国挂牌的第一家全三维心电生理培训基地。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院长曾志羽说:“希望双方加强合作,在培训基地运营基础上,共同打造‘亚太全三维心电生理中心’,为广西、中国及中国-东盟地区电生理领域培训更多的全三维电生理手术人才,推动心电生理事业的发展。”

(叶宇莉 通讯员 蓝飞燕)

来自:院办 师维编辑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