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6-09-05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南宁晚报:糖尿病“伤眼” 眼底“年检”不可少
http://www.nnwb.com/html/2016-08/25/content_228124.htm
通过眼睛,我们可以尽情欣赏这五彩缤纷的世界。然而,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目前全球约有1.8亿人患有视觉残疾,其中4500万人完全失明。在众多眼疾中,糖尿病性眼病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在全部失明患者中,8%~12%是由糖尿病性眼病引起的。据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眼科主任谭少健教授介绍,糖尿病对视力危害最大的是视网膜病变,早期阶段可能毫无症状,患者自己很难发现,因此最好在确诊为糖尿病的第一时间就应该对眼底进行检查,以便早发现早治疗。
1 糖友眼前突然出现蜘蛛网,或因视网膜病变
52岁的林女士前阵子突然看东西出现异常,看马路、看天空都好像隔着一层蜘蛛网,她以为是疲劳所致,可休息后依旧没有好转,于是到医院就诊。医生检查后告诉林女士,怀疑是因为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可林女士信誓旦旦地表示自己没有糖尿病病史,医生随后给林女士测了下空腹血糖,数值居然高达26mm ol/l。
据谭少健教授介绍,在临床上,有很多像林女士一样的糖尿病患者,在患病早期没有明显的全身症状,等到眼睛出现不适或视力明显下降后,到眼科就诊才发现自己患上糖尿病。那么,糖尿病为何会引起视网膜病变?谭少健教授解释,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产生是由于长期血糖升高,通俗点说,血管长时间泡在糖水里,管壁被泡坏,进而部分血管闭塞造成缺血、缺氧的现象。此时为保证正常供血,视网膜会长出新生血管,这些血管很脆弱,管壁没有弹性,容易破裂,于是会有少量出血。此时患者的眼睛并没有什么感觉。而随病症进一步恶化会出现黑影,最后大量出血,生成增殖膜,甚至导致失明的严重后果。
2 看得清≠没眼病,糖尿病一确诊应马上查眼底
糖尿病患者以中老年居多,当他们的眼睛有一些轻微改变时,常常误认为这是一种正常的衰退或者白内障。另外,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一般由视网膜中周部开始,早期对视力没有明显影响,可能没有任何症状。临床上有很多糖尿病患者就因为没有症状从来不进行眼科检查,等到出现视力下降再来检查时已经进入了晚期,治疗困难而且效果也不好。“也有不少患者是因为眼睛出现了问题,我们怀疑是糖尿病引起的才去检查血糖,结果发现已经发展到非常严重的程度了。”谭少健教授表示,糖尿病患者不要以是否看得清为标准来衡量眼部的健康。
谭少健教授建议,糖尿病患者确诊时就应当立即到眼科进行眼底散瞳检查,如果发现已经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表现,应至少每3个月进行一次散瞳眼底检查,暂时没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表现的患者也应当每年检查一次眼底,妊娠期间的糖尿病患者无论眼底是否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表现,都应当每1~3个月进行一次检查。如果已经出现视力下降、眼前闪光感、眼前飘浮物、看东西变形或者视物遮挡等症状,可能已经患了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应当尽快到眼科进行详细检查。
3 降低糖尿病性眼病的发生率,控制血糖是关键
据介绍,全球每年有300万~400万人因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失明,其致盲率比非糖尿病患者高10~25倍。有数据显示,病人患糖尿病5年,25%左右的糖尿病患者有不同程度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10年,50%左右的患者有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病15年,出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比例达到75%左右。长期控制不好的糖尿病,随着病程的延长,几乎100%会出现视网膜病变。因此,要降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控制好血糖是关键。目前控制血糖最好的方法是口服降低血糖的药物和注射胰岛素,不可轻信所谓血糖治疗仪,如果因此耽误治疗并引发糖尿病性眼病等并发症,将是一件得不偿失的事情。
值得一提的是,平时的接诊中,谭少健教授经常遇到一些患者提出的疑问:平时服用治疗糖尿病的药物,血糖也比以前低了,为什么还是患上了糖尿病性眼底病呢?对此,谭少健教授表示,这是因为很多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并没有达标。一些患者认为,只要按时用药,血糖比以前下降了,自我感觉良好,就达到治疗目的了。事实上,他们的血糖仍没有达到正常指标,且不平稳波动性较大,危害依然存在。坚持控糖是一项长期的工作,糖尿病患者切不可掉以轻心。
4 早发现早治疗,可保存残留视力
张先生患糖尿病已经10多年了,近两年来觉得视力越来越差,眼前常常有黑影飘动。一天早晨醒来突然发现右眼前一片漆黑,张先生立即到医院就诊。经检查发现,其右眼玻璃体出血,左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增殖前期,分别需要手术和激光治疗。张先生后悔莫及,之前内分泌科医生早就叫他去做详细的眼科检查,而他一直未予重视,以至于耽误了治疗。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与同属眼底病的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同,老年性黄斑变性不可控制且无根本性治疗办法,但糖尿病性眼病可预防可控制。”谭少健教授说,目前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和玻璃体切割手段,是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基本手段,可以保住视力。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可以阻止视网膜病变的发展,而对于病变发展到晚期的患者,发生增殖性视网膜病变、玻璃体积血、牵引性视网膜脱离等病变时,则须选择进行玻璃体切割手术,以保存残留视力。
“很多老年患者容易把视网膜激光光凝术作为治愈糖尿病性眼病的方法,其实这样的认识是错误的。”谭少健教授表示,视网膜激光光凝术是为了预防和控制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的脱离,以期保留现有的视力。无论是激光光凝术还是玻璃体切割术,都无法将视力重新恢复到发病前的水平。因此,糖尿病性眼病早期的检查是非常关键的,如果等到玻璃体出血、增殖甚至视网膜脱离再治疗,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
5 预防大于治疗,改变生活方式很重要
“如果糖尿病能得到及时控制,有近90%的糖尿病引发的视力损害或失明是完全可以避免的。早期预防的花费要远远低于晚期治疗的费用,疗效也更好。”谭少健教授提醒糖尿病患者:第一,要保持良好的心态;第二,合理控制饮食,建议糖尿病患者应食用健康的碳水化合物、水果、蔬菜、全谷类豆类和低脂乳制品,饱和脂肪的摄取量不得超过脂肪摄取总量的百分之七,降低反式脂肪摄取量,控制饮食中的胆固醇含量在每日饮食中少于200毫克,每周至少吃2次鱼,但不建议吃煎鱼,烹调以少油为主;第三,要坚持规律运动,一般以散步、打太极拳、轻度的肢体活动等较为适宜;第四,严格戒烟戒酒;第五,定期散瞳检查眼底及眼底荧光血管造影检查,以监测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进展。
总之,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控制血糖,积极治疗高血压、高血脂,定期去正规医院进行眼部检查,及早发现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蛛丝马迹,一旦出现眼部不适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保护现有的视力,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本版采写 廖秀芬 通讯员 蓝飞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