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本院发布时间:2016-10-28编辑:校对:审核:点击: 次
天气逐渐转冷,又到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急性加重的高发季节。在《医科全说》第三十五期,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病学呼吸内科主任谢正福教授与主持人张媛媛共同关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防治。什么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它有什么危害?欢迎收看《医科全说》本期内容。
播出时间:每星期五 晚22:30
播出频道:广西新闻频道(机顶盒10频道)《医科全说》
详细内容欢迎点击以下视频链接收看:
http://vod.gxtv.cn/VodView-154-35356.html
谢正福介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组以持续气流受限为特征的肺部疾病,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患病之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而且病死率较高,同时也给患者及其家庭以及社会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
慢阻肺主要累及肺脏,但也可引起全身(或称肺外)的不良效应。其本质就是慢性的气管、支气管以及肺组织的慢性炎症性疾病。
通常由吸烟、长期处于烟雾或灰尘污染空气环境中所引起。慢阻肺早期症状多限于活动时气促、轻微咳嗽和黏液痰增多,但很多人并未在意。据统计,40%烟民患有慢阻肺。
谢正福说,慢阻肺是隐匿起病的,这是该病最大的危害。其特征性症状是慢性和进行性呼吸困难、咳嗽和咳痰。
早期发病时,多数患者仅有轻微咳嗽、咳痰,晨起时明显;
冬春寒冷季节,慢阻肺患者稍不注意就会诱发慢阻肺急性发作。
急性加重往往很凶险,会出现呼吸困难、咳嗽、胸闷等症状;
严重时还可能出现非常严重的肺部感染、呼吸衰竭等并发症。天气暖和时症状减轻。
据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为世界第四大致死原因,仅次于心脏病、脑血管病和急性肺部感染。在慢阻肺的危险因素中,吸烟居第一位。另外,常吸二手烟对肺的损伤同样不容忽视。
因慢阻肺反复发作而住院的患者,一年内的死亡率高达22%-40%,一出现急性发作的迹象,如咳嗽咳痰增多、气促加重或感冒发烧,应提高警惕、尽快就医。
戒烟是预防慢阻肺发生的关键措施,患者还应改变其他不良的生活习惯,减少接触烟尘较多的环境。如果慢阻肺在初期被及时诊断,并接受规范的治疗,可控制疾病进展和肺功能减退速度。